云老二一家的传奇故事一道森冷的天苍茧

第366章 秋季种子送到(第3页)

 

这么一来,家里住处更宽敞了:老两口住一排,云新晨夫妻带儿子住一排,云新晖和兴旺住一排,剩下一排给梅子和偶尔留宿的抱弟。前院靠近大门的两间茅屋虽破,倒也不急着修,闲了扒掉便是。牛圈挪去了外院,原来的牛屋正好当杂房。可他总觉得还缺点什么,一拍脑袋才想起来——缺仓房!从前地少,粮食分放各屋就行;如今地多了,今年麦子又是丰收,暂且只能把自己和大儿子的北屋当粮仓,老三回来连间自己的屋子都没有,还得跟兄弟挤。他又想起从前在下台村,七八间瓦屋住二十来口人,还得留着仓库,堂屋,云新晨他们堂兄弟五六人挤一间屋。这样想着又觉得老三这点委屈,实在算不得什么。

 

麦子已黄了尖,农家有谚语:“麦熟三晌,稻熟一七。”看这光景,天气晴好的话,不出三日就能开镰了。

 

从前地少,晒场就在院子北墙根弄一小块;如今地多了,云老二只好带着老黑他们在门前荒地新开了一片。前几日刚下过雨,土地干爽松软,正适合压场,这活儿交给了拿手的豆子。他自己则趁着开镰前,往荒地里再多忙活几日。

 

另一边,胡添翼请客的事,别人没放在心上,他自己倒天天挂在嘴边,总想着找个合适的日子把客请了。

 

下学回往宿舍的石子路上,夕阳把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胡添翼晃着手里的书册,又开始念叨:“这个休沐日我做东,请哥儿几个搓一顿,怎么样?”

 

吴鹏展踢开脚边一块小石子,扬眉问道:“还是去你胡大少爷家那间挂着‘聚福楼’匾额的饭店?”

 

“那是自然,不然还能去哪儿?”胡添翼理了理衣襟,又补充道,“不过那家确实去吃过好几回了,你要是腻味了,咱们换一家也成。我家在安青府的产业里,饭店可不止这一处,就是别家要更远些,得坐半个时辰的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