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老二一家的传奇故事一道森冷的天苍茧

第375章 重新审视云新晖(第2页)

 妇人忙对掌柜夸:“掌柜的,您家这小伙计可真心细!”

 云新晖数完铜板,转头朝掌柜唱喏:“掌柜的,一文不少,嫂子银钱付清了。”又回头对妇人道:“嫂子慢走,路过这儿常进来歇歇脚啊!”

 掌柜朝云新晖的方向努了努嘴,对云老二笑道:“云老板,我没哄您吧?这孩子是真出息。”

 云老二望着自家老四方才那一番利落又周到的举动,心里越发犯疑——这哪是他家那个往日除了吃就知道淘气、瞧着没半分长处的儿子?可这会儿,掌柜夸,客人也赞,桩桩件件都摆在眼前,倒让他不得不重新打量这个一向没太放在心上的儿子了。

 云新晖吗,说他顽劣,压根算不上,打小就尊敬长辈,爱护弟弟,干活踏实不偷懒,不管家里是谁,有活计喊他去做,没有不应的。说他乖巧,更算不上,嘴馋得不行,见到好吃的就挪不动脚,犯了错误,有时候与其打他几下,还不如拿不许吃肉,不许吃零食惩罚他更长记性;去了书院读书后,拿起四书五经就犯迷糊,至于诗集,文集,策论集,甭管哪样,翻不到三页就会扔一边,课业更是能敷衍就敷衍,除了那字写的还算过得去。

 课余时间若是和吴鹏飞凑一起,不是去招墙上的猫,就是去逗路过的狗;倒是对吴鹏飞从镇子上书店得来的各种话本子,从他爹大书房“偷”出来的游记感兴趣的紧,每每爱不释手,两人能反复读上几遍,不说每一本都能倒背如流,但也是烂熟于心;后来更是迷上了听故事、写故事——武师傅讲的江湖经历,经他和吴鹏飞添些细节、润些笔墨,竟比话本还抓人。

 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他便是如此:写策论时笔杆像灌了铅,半天挤不出句通顺话;写话本子却行云流水,字句间透着机灵,也难怪后来读的人总追着问后续。到后来,更是人在书院心在商,听课时常走神琢磨着怎么开店挣钱。人家遵循的就是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当时垂首聆听,虚心接受,事后随风而散,屡教不改,说到底,虽然没干出过什么天怒人怨的出格事,但也难免时常惹得家人,夫子生气上火。好在云老二对孩子们都很宽容,从不要求哪个孩子按他这个爹给框架的路去走,不然就他那天天“不务正业”的样子,屁股早都得打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