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白帝托孤(第2页)
整个宫殿剧烈震动。少年刘禅突然睁开双眼,瞳孔里闪烁着与诸葛亮相同的七星纹路:"相父,儿臣的衣带诏...才是真的。"他从舌底吐出一枚微型玉玺,上面的"汉"字正在融化。
“最终规则浮现:托孤双方必须有一人化为规则本身”
龙榻上的"刘备"开始坍塌,露出体内密密麻麻的竹简,每片都写着不同年号的律令。诸葛亮叹息一声,将羽扇插入自己心口的《出师表》文字中。
"臣选择..."鲜血在他脚下汇成八卦阵图,"成为建兴五年的'罚则'。"
顾十七眼睁睁看着他的身体透明化,皮肤下浮现出律令条文。少年刘禅扑过去时,只抱住了一卷自动展开的《蜀科》新篇,首页赫然写着:"凡后世君王庸懦者,当忆此夜"。
顾十七站在殿侧,手中的紫帛微微发烫,第二条规则的血字正缓缓浮现。他抬头望向朝堂中央——诸葛亮手持羽扇,神色如常地听取群臣奏报。
但空气中弥漫着某种诡异的紧绷感。
“丞相!”李严突然出列,声音洪亮,“近日北伐粮草调度迟缓,军中怨声载道,不知丞相有何解释?”
他的语调咄咄逼人,但顾十七注意到,李严的手指在袖中微微发抖,仿佛在抗拒某种无形的力量。
诸葛亮微微颔首:“李尚书所言极是,此事亮已责令杨仪核查,三日内必给答复。”
话音刚落,殿角的一名史官突然提笔,在竹简上写下:“建兴六年春,李严质疑丞相调度,丞相未能当场解决。”
顾十七瞳孔一缩——这记录显然在刻意扭曲事实。
第二条规则正在生效。
---
“丞相!”又一名大臣站出,是谏议大夫杜琼。他的表情僵硬,声音像是被强行挤出来的:“近日民间传言,说丞相独揽大权,架空幼主……不知丞相如何回应?”
朝堂瞬间寂静。
诸葛亮的目光扫过杜琼,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但很快恢复平静。他缓缓道:“亮受先帝托付,辅佐陛下,岂敢僭越?若民间有此疑虑,亮愿当众向陛下请辞,以证清白。”
刘禅坐在龙椅上,手指紧紧攥着衣角,嘴唇蠕动,却发不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