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一点灵光种华阳

第422章 缓步增长

1981年夏收时节,青山大队的麦田里翻滚着金黄色的浪涛。

 

顾十七站在田埂上,手指轻轻捻开一穗麦子,饱满的麦粒几乎要撑破外皮。他心跳加速——按照他的测算,今年亩产至少能达到七百斤,是公社时期的三倍还多。

 

"顾技术员!"大队会计老王气喘吁吁地跑来,"测产结果出来了,平均亩产七百二十斤!"

 

周围的社员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几个老农甚至激动得跪在田里,抓起泥土亲吻。顾十七却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这样的增产幅度太显眼了,简直是在向守旧派示威。

 

"重新测算。"顾十七沉声道,"就按五百斤上报。"

 

"啥?"老王瞪大眼睛,"这可都是实打实的..."

 

"王叔,"顾十七一把拉住老农粗糙的手,"想长远吃饱饭,就听我的。"

 

当晚,顾十七和郑敏躲在粮仓后面的小屋里,就着煤油灯修改账本。

 

"产量砍掉30%,化肥用量增加20%。"郑敏的钢笔在纸上飞快计算,"这样看起来像是靠增加投入获得的正常增长。"

 

顾十七盯着她笔下跳动的数字,突然按住她的手:"等等,杂交稻的数据不能改。"

 

"为什么?"

 

"这是要给北京看的。"顾十七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邓老托人捎来的。"

 

纸条上只有一行字:"种子情况如何?"

 

郑敏倒吸一口凉气:"他在要成果..."

 

"但不能是全部成果。"顾十七取出一小袋精选的稻种,"这是亩产八百斤的'新华2号',但我们只报六百斤。"

 

窗外传来脚步声,两人立刻吹灭油灯。月光下,顾十七看到郑敏的眼睛亮得惊人,她的呼吸轻轻拂过他的脸颊。

 

"循序渐进。"她突然轻声说。

 

"什么?"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不能更快,就说——"

 

"'科学改革要循序渐进'。"顾十七接上她的话,两人在黑暗中相视一笑。

 

三天后,林副省长突然带队来到青山大队。

 

顾十七站在欢迎队伍最前排,看着那个梳着一丝不苟背头的男人走下吉普车。林副省长的目光像刀子一样刮过每个人的脸,最后停在晒谷场上堆积如山的麦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