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劝谏(第2页)

 “如此也好,只是如此大功,不能不赏啊。”

 刘备略微思索就明白了诸葛亮的想法,可如此大功不能不赏。

 “亮还有一事,想要与主公说明,自阿斗出生后,亮就一直在考虑,可又碍于身份,不好明言。`r¨c!y·x`s\.?c/o?m?”

 诸葛亮说到这里,刘备就摆了摆手,想着诸葛亮自投效以来,兢兢业业,何况如此作为,是为了自己考虑。

 “军师也是为备考虑,备不会怪罪的。备其实心中一直犹豫,本以为奔波半生,子嗣凋零,见封儿仁孝,且颇似备年少之时,便收为义子,以承继香火,不想居然还能得了阿斗。”

 “亮以为,主公亦当早做决断,不过此事并非亮所为,而是另有其人。”

 诸葛亮想不到刘备会这么认为,可不敢居功。

 “哦?是何人?”

 居然不是诸葛亮,刘备有些诧异,关羽和张飞也有些好奇。

 “此乃守义所为,原本亮不过是猜测,昨日宴席散去之后,特意前往士元府上一趟,结果守义便认了,说是既投主公,当为主分忧,便是刀山火海,也当仁不让。”

 诸葛亮不得不为王安多说几句好话,自己初投刘备之时,就因直接建言刘备夺刘表荆州自立而和刘备之间隐隐有了隔阂,所以,刘备会称呼庞统士元,叫自己却始终是军师。

 一听到诸葛亮如此说,刘备反而是一愣,转头看向关羽,而后便说道。

 “那军师以为如何?”

 “亮以为,主公当早做决断,莫要伤了众人的心。”

 诸葛亮却不敢在这种事情上表态,自己毕竟不是关羽张飞。

 “大哥,军师所言甚是,此事当早做决断,小弟早就说过了,既然有了亲子,又何必再弄个什么义子?若是,若是大哥百年之后,这辛苦打下的基业,又当由何人继承?便是阿斗年幼,小弟和三弟,也当全力扶持阿斗。”

 关羽再一次表态,早在刘备收刘封的时候,关羽的心中就是不乐意的,他觉得刘备还年轻,远远未到收义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