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入川2(第3页)

 听着王安的话语,诸葛亮先前还有些不信,可细细想来,又觉得不无可能。

 “守义勿忧,两家联盟,乃是大势,吴侯虽然年少,却是个识大体,明大局之人,当不会做出此等事情,即便是刀兵相见,凭荆州之兵力,也能抵挡。”

 王安没想到诸葛亮会这么说,但转念一想,两家联盟抗曹乃是最上策,而且也想不到吕蒙会白衣渡江这么下作,便只能点点头。

 有些事,时机未到,也不能明说,冒然开口,只会给自己惹麻烦。

 时机,要把握时机啊。 “亮今日前来,乃是有事想要拜托守义。先前守义一再提及,若是刘季玉心存不轨,则主公危矣,亮想请守义不辞劳苦,前往益州军前告知主公。

 就说周瑜亡故,曹操即将率领大军南下征伐,为保证两家联盟,请主公即可率领大军回荆州,共同抗曹。

 另外,再烦请守义叮嘱士元,大军可以撤出益州,但必须留一支兵马守住秭归,不知守义可能办到?”

 诸葛亮想着,王安既然那么急于入川,不如就遂了王安的心愿,只要到了刘备军前,有刘备和庞统两人看着,应当是没有问题。

 毕竟,先前王安的作为,还是让诸葛亮心生不悦。

 “军师有令,自当遵从。”

 “还望守义牢记大事,莫要再生事端,亮会再拨200人马,护卫守义。”

 听到这话,王安这才明白诸葛亮其实并不是太过相信自己能办好这事,只是让自己到军前效力,也好让刘备和庞统看着自己罢了,至于这200人马,怕是要看着自己的。

 “安谨记军师之言。”

 王安此刻不好多做争辩,只能应下,好在诸葛亮也没有拿出什么军令状让自己签下。

 “大兄,就这么让他入川,可以么?”

 待王安走出大堂,马谡在边上说道。

 “周瑜新亡,曹操得知消息,必然会起兵南下,单靠一方,难以抵挡,主公当趁此机会早日回荆州,免得那刘季玉真起了别样的心思。”

 喜欢身穿汉末,助刘备三兴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