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八十一(第2页)
蒙羽像是突然察觉到了什么,猛地伸出手臂指向空中,大声喊道:“你们快看!”众人听闻,纷纷顺着蒙羽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那片铅灰色的云层之中,一些形状奇特、从未见过的飞行器若隐若现。那些飞行器有着流畅而又充满科技感的线条,外壳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在云层间穿梭时,却没有发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声音,就仿佛是在无声的真空中飞行一般,透着一种神秘而又让人敬畏的气息。
蒙羽皱着眉头,满是疑惑地告诉一旁的云庭道长:“道长,我们现在还身处三维空间之中啊。按照常理来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能够看到一些东西的,可为什么我们周围看不到那些和这个环境相匹配的物种呢?这里安静得有些不太正常,那些本应该在这个空间里活跃着的生物仿佛都消失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蒙羽一直想在大学学习物理课上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没有想到确实在现在用上了。/w?o!s!h!u·c*h_e?n~g,.·c!o*m¨老师是这样讲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现在空间在,时间却没有了。
时间,从人的认知角度来看,是一种用于计量事物运动变化的方式。它如同一条无形的河流,永不停息地流淌,串联起万事万物的发展进程。我们以秒、分、时、日、月、年等单位来丈量它,借助它来标记生命的成长、历史的演进以及星辰的运转。时间的存在让我们能够感知到先后顺序,理解因果关系。例如,一颗种子从种下到发芽、开花、结果,这个过程是在时间的维度上展开的;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也是在时间的长河里谱写的篇章。然而,时间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依赖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而存在。如果所有的运动和变化都停止了,时间仿佛就失去了意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之相对的是空间。空间是物与物之间位置差异的度量。它是一个广阔无垠的舞台,容纳着宇宙中的一切存在。无论星辰如何运转、生命如何兴衰,空间都静静地存在着。想象一个空旷的宇宙,即使没有任何物质在其中运动,没有时间的流逝来记录变化,空间依然有着它自己的结构。星系与星系之间的巨大距离、原子内部的微小空隙,这些都是空间的体现。空间可以被弯曲、拉伸,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描述的那样,巨大质量的物体能够扭曲周围的空间,形成引力场。这种空间的特性与时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我们设想时间消失的情景时,或许会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奇特。没有了时间的限制,一切似乎都陷入了一种永恒的静止状态。但空间依然会存在,那些山脉依旧会屹立在那里,尽管它们不会再经历岁月的侵蚀;那些建筑也依然会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尽管它们不会再有因时间带来的破败与重建。空间像是一个忠实的守护者,默默地保存着一切事物的位置关系。
蒙羽想如果依据这些的话,那时间也许存在,只是没有适合这个空间运行的计算方法。
云庭道长的想法截然不同。
道家哲学持有一种独特的观点,认为时间是由神秘的“道”所主宰和决定的,并且时间具备一种静悄悄的变化特性。在道家经典《道德经》里,老子曾经这样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入解读道家对于时间的理解。其中的“寂兮”这个表述深刻地传达出时间是悄然无声地运行着的,它就像一个默默的行者,在悄无声息之中完成着自己的使命,不发出任何喧闹的声响,安静而又神秘。而“周行而不殆”则清晰地表明时间是处于一种持续变化、流动不息的状态。这种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像一种螺旋运动,找不到确切的起点,也不存在所谓的终点,它是无限延伸的,仿佛是一个无尽的循环,永不停歇地在宇宙的长河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