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二百四十九(第3页)
老道士皱眉,问道:“你说那些帝王像?”
“不止是像。”白毛黄鼠狼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神情严肃地说道,“夜里能听到它们说话,说什么‘还我河山’,口音和当年秦始皇陵里的陶俑一个调调。”
我突然想起之前在暗道里见到的模糊人影,难道真的和这些黄鼠狼说的有关?难道那些神秘
的身影就是秦始皇陵里的陶俑?
“你们见过那些陶俑?”我紧张地问道。
“见过。”白毛黄鼠狼往火堆里添了块柴,火焰猛地蹿高,照亮了整个洞穴,“五十年前山洪暴发,冲开个裂口,我顺着裂口往下走,见到过一排排陶俑,手里还拿着剑。它们见了我,眼睛动了动,吓得我赶紧跑回来。”它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恐惧,仿佛回忆起了当时可怕的场景。
洞窟里安静下来,只有火焰噼啪作响的声音,和洞底隐约传来的水流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看着那些红毛黄鼠狼,它们的影子在洞壁上晃来晃去,就像是远古壁画里的精灵,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你们想过离开吗?”老道士突然问道,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关切。
白毛黄鼠狼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六千年都待了,出去反倒不知去哪。山下的世界变得太快,听说人都能飞上天了?”它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茫和无奈。
“是能飞。”我想起飞机的模样,却不知该如何向它解释这现代的科技奇迹,只能含糊地回答。
“还是这儿好。”它抬头看了看石像,眼神中充满了眷恋,“祖上说,只要火脉不断,我们就不能走。或许等哪天地心火脉灭了,我们也就化成灰了。”它的话语里带着一种对使命的坚守和对命运的坦然。
老道士站起身,对着石像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多谢阁下告知这些往事,贫道打扰了。”他的态度诚恳而庄重。
白毛黄鼠狼也站起身,说道:“送你们出去吧,这洞的岔路多,别迷了方向。”它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关心。
我们跟着它们往回走,那些幽绿的眼睛在我们身后依次亮起,宛如一串神秘的灯笼,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快到暗门时,白毛黄鼠狼突然停下,郑重地说道:“对了,慧音观的井水,最近别喝。”
“为何?”我急忙问道。
“水里有陶俑的土腥味。”它甩了甩尾巴,肯定地说道,“我们闻到了。”
走出暗门,藤蔓自动合拢,仿佛从未有人打开过一般,一切又恢复了原样。老道士回头看了看,火把的光在他眼中跳动,他感慨地说道:“六千年的守着...这齐寿峰,藏的秘密比我们想的多。”
我摸了摸袖中的符咒,纸已经干了,却带着一丝温热,仿佛带着洞底火脉的温度。远处的慧音观在月光下静默着,那些帝王神像的影子投在地上,仿佛在缓慢地移动,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那些黄鼠狼...”我喃喃自语道。
“是该叫它们修行者。”老道士打断我,目光坚定地说道,“守着一份没人记得的承诺,修了六千多年,比我们这些道士更像出家人。”
山风突然吹过,带着一股刺鼻的硫磺味,像是从地心深处涌上来的。我突然想起白毛黄鼠狼的话,井水有陶俑的土腥味——难道秦始皇陵的暗道,真的通到了慧音观?
老道士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拍了拍我的肩,安慰道:“该来的总会来。我们先回去看看井水。”
我们往观里走,石阶上的青苔湿滑无比,像是刚被水浸过一般,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月光照在观门的铜环上,映出两个模糊的影子,仔细看,竟像是穿着秦代铠甲的士兵,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老的道观,又仿佛在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攥紧了拳头,掌心全是汗水,心中充满了紧张和不安。齐寿峰的夜,似乎比往常更加深沉,仿佛隐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揭开。 (待续)
有诗云:
观后苔阶暗洞藏,
赤毳千年守火肠。
陶腥浸井藏秦秘,
月照观前影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