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一首《咏梅》,恭送首辅上路(第2页)

“是!”

苏石应声而起,这一刻,他腰杆挺得笔直,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干劲,几乎是飞奔着下了山。

……

次日,京城。

当“大夏皇家煤业总公司”宣布蜂窝煤一文钱三斤的牌子挂出去时,整个京城都炸了锅。

百姓们一开始还不信,以为是写错了。

当第一个人半信半疑地用一文钱真的买到了三块沉甸甸的蜂窝煤后,消息瞬间引爆!

“天呐!是真的!皇家煤行疯了!一文钱三斤!”

“快去抢啊!再不去就没了!”

“这煤跟那死贵的玉阙金麟煤烧起来一个样!傻子才去买贵的!”

无数百姓疯了一样涌向皇家煤行的各个销售点,队伍排出了几里地,要不是有羽林卫在场维持秩序,恐怕当场就要发生踩踏。

一车车的蜂窝煤从西山运来,几乎刚一卸下,就被瞬间抢购一空。

整个京城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廉价而温暖的煤烟味。

无数曾经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穷苦人家,第一次在这个冬天,感受到了从炉子里传来的、足以温暖全身的暖意。

他们看着那烧得通红的炉火,嘴里念叨的,只有一个名字。

“陛下圣明啊!”

与此同时,陈廷和精心打造的“玉阙金麟煤”,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除了少数不开眼、死要面子的冤大头,根本无人问津。

沈万福的苏杭商会,堆积如山的“玉阙金麟煤”,瞬间成了烫手的山芋,卖不出去,扔了又可惜,每天都在以一个恐怖的速度亏损。

然而,李睿的攻势,还远远没有结束。

养心殿内。

李睿看着刚从麒麟诗会提拔起来的门生柳如风,笑呵呵地说道:“价格战,是商贾的手段,太低级。”

“咱们读书人,要杀人,得用笔!”

他拿起御笔,在一张雪白的宣纸上,龙飞凤舞,一挥而就。

一首简短辛辣的打油诗,跃然纸上。

《咏煤》

本是乌山一块石,

何分玉阙与银丝?

东施若解其中味,

应愧当年效颦时。

诗的意思简单粗暴:大家都是一个山里挖出来的黑石头,你装什么高雅?你那所谓的“玉阙金麟”,不过是东施效颦,徒增笑料罢了!

“拿去。”李睿将宣纸递给柳如风,“让这首诗,成为京城最新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