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假扮天子,你成了千古一帝?三条金鱼
第385章 你这事儿,其实也不是不行(第2页)
“等时候到了,你自然就明白了。”
“退下吧。”
陈日焜还想再问,可对上李睿那双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化作无尽的寒意。
他一个字都不敢多说,只能满心困惑与恐惧地,磕头谢恩,然后被一名老太监领着,浑浑噩噩地退出了养心殿。
直到他走出大殿,被午后炽烈的阳光一照,才打了个激灵,回过神来。
明白了?
我明白什么啊我?
他站在原地,一脸茫然。
这位年轻的皇帝,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养心殿内。
领着陈日焜出去的王德全,悄无声息地返回,躬身立在殿下。
“陛下,人已经送去驿馆暂时安置了,一路上失魂落魄,嘴里还念叨着‘明白什么’。”
“让他慢慢想吧。”
李睿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得冰冷而玩味。
他走回御案后,拿起那份来自安南的、由孔长瑞亲笔书写的奏报,轻轻摩挲着。
奏报上,详细描述了虞明等“求是”学子,是如何深入乡野,分发粮食,丈量土地,又是如何将那些冥顽不化的安南士族玩弄于股掌之间。
安南的百姓,已经开始称呼那些大夏来的年轻官员为“青天大老爷”了。
他们已经开始学着说汉话,用汉字。
他们的孩子,已经进了大夏人开的蒙学,读的是《三字经》和《论语》。
李睿的嘴角,扬起一抹残忍的弧度。
他看向王德全,淡淡地吩咐道:“传朕旨意给翰林院,着手草拟《关于设立安南布政使司之纲要》,先不必声张,朕要看到一份万无一失的章程。”
王德全心中一凛,头垂得更低了:“遵旨。”
“另外,”李睿补充道,“让礼部尚书来见朕。朕要和他商议一下,未来安南布政使司的科举事宜。考题、经典、范畴,都要以我大夏为准。朕要让安南的读书人明白,想要求取功名,只有华山一条路。”
“奴婢明白!”
下达完命令,李睿才将目光重新投向墙上那副巨大的疆域图,落在了安南那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