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我姓陈名安
年幼时,曹操屠城,先父为保我性命,弃家主而逃往荆南。
路途遥远,无处安家,数遇贼寇,家财尽失,兄妹死于刀兵,母亲悲泣而亡。
只有先父与我幸存,乃随流民南迁。
时有饥荒,流民易子而食,或杀妻烹煮。
先父惊惧,避流民而走小路,饥食野果,渴饮露水,终于安家龙胜之地。
异族逞凶,常欺压汉民,先父集难民而举事,不敌,贬为奴。
后生疾病,无财求医,不治而亡,余陈安幸世。
安侥幸逃离,流落街头,遇乞儿,乃入其众。
乞讨艰难,无以为食,遂常偷盗,艰难维生。
乞儿之众百余,逢灾年,多有病饿死者。
又逢争斗,死者数十。
余者互相扶持,安度数载。
尝有孤儿流落,安不忍,收入乞众。
偷盗事发,同伴死于乱棍之下。
又遭欺凌,多有横死者,合三十七人,葬于城南荒山。
世事维艰,大饥三月,乞儿之众,存世止十三人。
天佑陈安,得遇我主怜悯,收入府中,食之,衣之。
亲授文武,寄予厚望,常伴左右,时时提携。~微_趣-晓*说¢ *蕪\错!内\容·
我主不以陈安低贱,拔家臣于安,赐字曰:泰宁。
时逢玄德公势危,我主性烈,极忠义,率败军入死地救之。
敌围营而攻,我主奋勇,敌虽众,不能敌,遂不顾袍泽,以万箭射之。
陈安受我主大恩,虽结草衔环,以身替死不能报也,乃以盾覆我主,以身护遮。
————————
少年双腿插满箭矢,颤声曰:“陈安受主公大恩,只愿主公松龄康健,无论忠义...主公,陈安妄言降敌,死罪也。求主公勿怪...”
赵林闻言,早湿了眼眶,急拦腰抱起陈安,双脚趟地,自箭林中疾走,撤回营寨。
“速速关门!谨守寨墙!”
径首回大帐,将陈安置于榻上,自去翻找出一木盒。
随后将一柄匕首拔出,取了木鞘叫陈安咬住,又点了灯火,炙烤匕首。
帐外呐喊之声震耳欲聋,赵林却充耳不闻,专注于为陈安处理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