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虚兵袭援(第2页)
“此计须暗中将两万新兵替入西营,每日操练,使城中看不出异样,方才可行。
不知都督麾下可有两万得力新卒?”
赵林闻言,思忖一番,答曰:“孝首先生年长与我,唤我表字便是。
向日林首言伤人,万幸先生雅量,不曾怪罪,惭愧惭愧...
营中新卒操练之法与西营一般,皆是按照林昔日编纂的练兵纪要操练。?比¨奇\中,蚊?王! /庚′歆*罪+全!
若是我军中将校,自然能瞧出破绽,外人却难以辨别,料是无碍。”
言罢,又问曰:“只是不知西营人马,如何取五县之印?”
法正闻言,先是拱手一礼,正色道:“柏轩知行合一之论,正闻之,如醍醐灌顶,乃我之师也,岂能怪罪?
往后吾再有错处,还请柏轩依旧首言相告,正感激不尽。”
言罢,又行一礼,赵林亦抱拳回礼。
法正又道:“西营各取一县可也,至于广都县,守将吴兰乃是吴懿、吴班族弟。
昨日吴班密遣心腹射来箭书,约定每日寅时三刻,于东南墙角射书通信,可请吴班书信一封,劝其族弟来降可也。”
赵林闻言,皱眉道:“林向日与吴兰对阵,观此人心性,恐不易说之。”
法正闻言,奇曰:“哦?此人莫非与柏轩结仇?”
赵林摇头道:“非也。此人意志坚定,彼时两军对峙,我军占优,吴兰宁死战而不退,可见其志之坚。不过....”
“柏轩有话不妨首言。”
赵林见法正如此说,便首言道:“先生妙计,某本不便置喙,既然先生垂问,以林之见,不若请主公亲笔书信一封,遣使去说刘璝来降。
此人与吴兰同为广都守将,隐隐位高于吴兰,且刘璝此人颇识时务,若能说以厉害,未必不能使其来投。”
法正闻言,思索道:“刘璝?”
赵林曰:“正是此人,若先生不知此人详细,可先问子乔兄。”
法正捋须叹曰:“是也,子乔过目不忘,必然知晓刘璝虚实。”
赵林遂派人去请张松来此。
等候之时,刘备悄悄将一绢布塞进怀中,诈言出帐透气,自顾自离了大帐,不知躲在何处观书。
及至张松来到,刘备才悠悠回转,趁着几人商议军机,悄无声息回到主位,将绢布放回案上,又取来三五公牍书简置于其上,方才正襟危坐,听西人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