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天人之资!(第2页)
难道彼军果真多生病患?亦或是庞士元竟能未卜先知,料到我军不会趁机吃下赵林所部?
那日寨前斗将,赵林战前来到我军阵列,必为窥探军情,此不必相疑。
缘何却在斗将之时多番更换兵刃坐骑?
莫非其真有弃暗投明之意,遂更换兵刃坐骑,以为报信?
若果真如此,他来我军阵前...莫非是在示好?
此间多有疑点,不可妄下断论。_卡!卡·小.税,王\ -首`发.
最后,便是孟达救出郭淮来投。
孟达对那赵林多有怨言,郭淮处却有解释,乃是赵林逼迫其反,赚孟达去救郭淮,倒也对得上。
可是...这一环扣一环,世上岂有这般巧合之事?
敌军夜袭,慌乱之际,大将不出,却又伤了军师?
大军染疫,君上舍命护佑,士卒却也不闹?
......
此处关键,非赵林也,亦非疫病滋生也,乃在刘备其人!
思及此处,文士忽抬手制止西将相劝,皱眉曰:
“诸公所言皆有其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今刘备统大兵来争汉中,诸公以为,刘备乃何许人也?”
夏侯渊闻言一愣,脱口而出曰:
“刘备,枭雄也。丞相常言,刘备不除,来日必成大敌。”
徐晃见夏侯渊这般说辞,也不再犹豫,紧跟着说道:
“昔年丞相南下取荆州,刘备携民渡江,可谓当世仁德之君。”
郭淮却有不同意见:“刘备乃伪善之人,沽名钓誉之辈。
末将在其大营之时,常闻士卒议论其照料关张两位义弟,怠慢军务。
唔...如此说来,倒也有情有义。”
三人说罢,文士眉头不展,依旧紧皱。
便在满堂寂静之际,许褚忽瓮声道:
“诸公忘却昔日丞相与其煮酒论英雄,尝言:‘天下英雄者,唯使君与操耳。’”
此言一出,众人皆
颔首。
文士亦呆立当场,思忖良久,忽言道:
“若是英雄,当也合情合理了...”
西人不知何意。
文士又似自言自语:“他既是英雄,为何那赵柏轩欲降?”
郭淮道:“刘备是英雄,赵柏轩却是好色之徒,相性不符...”
文士听罢,喃喃道:“相性不符...赵林之叔乃刘备旧臣,即便不符,又怎会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