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局 :筹备之路
(作者:向阳舒展)
1968 年初春,北京西郊那座挂着 “507 信箱” 锈迹斑斑的铁门后,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酝酿。距离 1949 年因神秘信号而成立,507 所已走过近二十年岁月,如今为顺应新的科研使命,它正迎来关键转型。乾老 —— 乾峃昇站在杂草丛生的厂区中央,脚下是废弃的军工零件,头顶盘旋着几只乌鸦。这位项目核心主导者攥着那份写满红批的筹备方案,眼神如鹰隼般锐利,“要在三个月内,把这里变成全国最神秘的科研基地。” 他的声音低沉却充满不容置疑的魄力,仿佛已预见这片荒芜之地即将诞生的奇迹。
筹备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人才短缺。林昭远望着堆满生物电检测仪的仓库,这位从航天医学领域转战而来的研究员,此刻眉头紧锁。尽管 507 所此前在航天医学积累了一定设备与技术,但面对特异功能研究,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这些设备能监测宇航员心跳,可怎么测‘耳朵识字’?” 他的话语中满是困惑与担忧。更棘手的是专业壁垒 —— 特异功能研究涉及物理学、心理学、刑侦学等多个领域,即便 507 所已有基础,当时国内能跨界的科研人员仍寥寥无几。
为了招揽人才,筹备组兵分三路。副所长老张带着绝密介绍信,奔赴中科院物理所。在堆满量子力学书籍的办公室里,他找到了周启铭。这位研究高能物理的博士,镜片后的眼神透着对未知的渴望。“您研究微观粒子,而人体潜能或许是另一个微观宇宙。” 老张的劝说让周启铭眼前一亮,他意识到这或许是突破传统科研边界的绝佳机会,毅然加入团队。周启铭的到来,为团队注入了高能物理领域的前沿思维。
另一边,刑侦专家陈默在公安部的档案室里翻找资料。他身形消瘦,眼神却如鹰般锐利,擅长破解魔术骗局的李砚秋进入了他的视线。“那些假‘异能者’的把戏,和犯罪分子的手法没什么不同。” 陈默的话让李砚秋深以为然,凭借着对细节的敏锐洞察,她决定投身这场特殊的 “打假” 科研工作。李砚秋的加入,将为甄别真假异能提供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