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局:神秘档案向阳舒展P
第581章 局 :心灵感应测试(第2页)
然而,当研究人员试图重复实验时,结果却变得扑朔迷离。接下来的十组测试中,只有 3 组出现微弱的脑电波同步,且同步图案的准确率不足 40%。陈默调出监控慢放画面,突然指着屏幕:“注意苏文眨眼的频率,他每次传递信息前都会快速眨眼三次,这可能是给弟弟的暗示信号。” 为了排除非语言交流,团队立刻改进实验,让受试者戴上隔音耳罩和视觉干扰眼镜,彻底切断感官联系。
更复杂的测试在地下三层的防辐射密室展开。一对自称能感知对方情绪的母女被安排在不同房间,房间内的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都经过随机调整。当母亲被突然播放的恐怖片刺激到心跳加速时,女儿所在房间的情绪监测仪显示,她的皮肤电反应和瞳孔直径也出现同步变化,尽管女儿坚称自己并未感受到任何异常刺激。玄真子手持罗盘在走廊踱步,铜铃突然发出清脆的声响:“《太平广记》记载,至亲之间有‘心魂相牵’之象,此乃‘同频感应’的雏形。”
但心理学专家赵文轩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让互不相识的志愿者通过耳机接收白噪音,同时观察他们的行为反应。结果显示,在完全随机的情况下,仍有 15% 的志愿者出现了相似的肢体动作。“人类存在‘情绪传染’和‘从众心理’,” 他在白板上画出实验数据图表,“那些看似心灵感应的现象,可能只是潜意识层面的行为模仿。”
为了突破瓶颈,周启铭借鉴量子纠缠理论,设计了 “双盲脑电波共振实验”。所有受试者被注射微量的神经标记物,其代谢产物会在脑电波中产生独特的荧光信号。当两组受试者被要求同时想象特定场景时,监测仪捕捉到了跨越空间的微弱信号关联 —— 就像两个独立的光源,在某个瞬间出现了频率一致的闪烁。“这会不会是大脑在量子层面的信息传递?” 周启铭盯着示波器上的波形,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就像纠缠态的粒子,不受距离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