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局 :植物沟通之谜(第2页)

 

为了验证这一现象,研究团队将林栖梧请到 749 局的植物实验室。实验室里摆放着二十盆基因完全相同的番茄幼苗,被分成两组。一组由林栖梧照料,另一组则由植物研究所的专家按常规方式培育。林栖梧每日清晨都会对着番茄苗轻声说话,有时哼着不知名的曲调,有时轻轻拍打花盆,动作和神态宛如与老友交谈。而对照组的专家则严格按照科学配比施肥、浇水。

 

两周后,对比结果令人瞠目结舌。林栖梧照料的番茄苗植株高度达到对照组的两倍,叶片数量多出三分之一,甚至提前结出了果实。更奇特的是,当林栖梧在某株番茄苗旁表现出忧虑情绪时,监测仪显示该植株的乙烯释放量明显增加 —— 乙烯通常是植物在遭受胁迫时才会分泌的激素。“他似乎真的能影响植物的生理反应,” 苏晴分析着检测数据,“但我们检测不到任何声波、电磁波或者化学信号的传递。”

 

陈默则保持着刑侦专家的谨慎,他暗中调查发现,林栖梧用来浇灌植物的褐色液体,不过是普通的腐叶发酵肥。“排除液体的作用,那他与植物沟通的关键究竟在哪?” 他在团队会议上提出疑问。玄真子轻抚桃木剑,铜铃轻响:“《齐民要术》记载,上古农神‘后稷’能‘感地脉之灵,通草木之意’,林栖梧或许继承了某种与自然共鸣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探究,周启铭改良了实验设备,在植物叶片上贴满纳米级传感器,能监测到最细微的电位变化。当林栖梧再次与植物 “沟通” 时,传感器捕捉到叶片表面产生微弱的电流波动,频率约为 0.5hz,这种低频生物电现象在常规植物研究中从未被记录过。“难道植物和他之间存在某种生物电共振?” 周启铭兴奋地提出假设,但当研究人员试图模仿这种电流频率与植物 “对话” 时,却毫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