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局:神秘档案向阳舒展P
第588章 局 :历史场景重现
(作者:向阳舒展)
1981 年春,749 局的情报渠道捕捉到一则惊人消息:陕西关中地区,一位名叫陆承钧的青年自称能 “看见” 历史,他曾在梦中目睹兵马俑铸造的全过程,甚至能准确描述工匠的面部特征和铭文细节。乾峃昇将情报卷宗重重拍在会议桌上,目光扫过围坐的核心成员:“联系社科院历史所、考古所,带上高精度测绘仪和影像记录设备,我们可能碰上改写历史认知的关键线索。”
三日后,研究团队在西安一间简陋的民房里见到了陆承钧。这个面色苍白的青年蜷缩在堆满古籍的角落,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泛黄的《史记》:“那些画面就像电影,在我闭眼时自动播放。” 他的声音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林昭远示意苏晴启动脑电波监测仪,周启铭调试着 3d 全息记录仪,而考古学家徐明德则展开兵马俑一号坑的测绘图,准备随时验证。
“就从兵马俑说起吧。” 陆承钧闭眼片刻,突然睁眼,瞳孔收缩如鹰隼,“我看到骊山脚下的窑厂,火光冲天。工匠们穿着粗布短打,腰间系着刻有‘宫’字的陶牌。他们将陶俑头部和躯干分开烧制,连接处有榫卯结构,组装时会涂抹特制的黏土……” 徐明德的笔在纸上飞速记录,突然抬头打断:“现有考古发现中,陶俑的组装方式仍是未解之谜,你说的榫卯结构有何依据?”
话音未落,周启铭调出卫星遥感数据:“刚刚在兵马俑遗址周边检测到异常地磁反应,位置与他描述的窑厂高度吻合。” 众人驱车前往,探地雷达果然显示地下十米处存在大规模窑址遗迹。当考古队小心翼翼挖掘时,带 “宫” 字铭文的陶片、带有榫卯痕迹的陶俑残件陆续出土,与陆承钧的描述分毫不差。“这不可能是巧合,” 徐明德捧着陶片,声音发颤,“这些细节从未公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