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局:双生冗余协议的考验(第2页)

王强的目光迅速扫过目录,在“木星探测器事故应急方案”文件夹下停住——那是祖父王启年1999年的手笔。文档打开的瞬间,泛黄的扫描件上跳出醒目的标题:《双生冗余协议:基于地球生态数据的深空操控补偿机制》。老科学家的钢笔字迹力透纸背:“当信号延迟超过1秒,让机器人成为半个地球生态的镜像——用亿万年演化的自然规律预判动作,而非等待滞后的指令。”

“这才是真正的冗余!”王强突然拍响控制台,腕表的齿轮声与终端机的运行声奇妙共鸣,“不是简单的双信道备份,是让地球的生态数据成为Ai的预判模板。”他调出协议核心算法,三维模型中两条数据流入dnA双链缠绕:一条是实时传输的操控指令,另一条是基于地球热带雨林、深海热泉等极端环境的预训练数据,“祖父发现,宇宙中所有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存在共性,火星机器人遇到的障碍规避,本质和地球猎豹捕猎时的预判一样。”

林望舒的星系图突然投射出地火生态数据对比,月球苔藓的生长曲线与火星微生物的活性波动形成完美的正弦波重叠。“父亲的生态笔记里写过‘跨星球生态韵律’!”他放大两组数据的共振点,时间戳显示每7.49天出现一次峰值,“这就是双生冗余的生物学基础——用地球已知的生态规律,填补火星未知环境的信号延迟。”指挥中心的屏幕上,Ai开始加载亚马逊雨林的植被分布数据、马里亚纳海沟的压力适应模型,甚至还有青藏高原的冻土微生物活性曲线。

“玄鸟-12号机器人重新校准!”年轻工程师的声音带着惊喜,全息投影中,机械臂的抽搐明显减缓,在抓取第二份土壤样本时,提前0.3秒避开了隐藏的岩石裂缝。王强调出Ai决策日志,红色的预判轨迹比实际指令提前1.8秒生成,每个转向节点都标注着“参照地球沙漠蜥蜴避障模式”“匹配深海虾类压力感知算法”等注释。“延迟依然存在,但Ai用地球生态数据预判了下一步动作。”他的腕表突然发出轻响,表盘投射出祖父的全息留言,正是1999年协议签署当天的记录:“最好的技术,是让机器学会自然的智慧。”

陆玄的玉琮防火墙突然拦截到异常指令,某商业航天公司试图远程接入火星机器人控制系统,传输队列中赫然有“强制爆破清除微生物”的代码。“他们还在打核爆方案的主意!”神经科学家的影像因愤怒而颤抖,玉琮投射的符文瞬间组成防护矩阵,将入侵指令冻结在数据缓冲区,“协议v3.0的‘伦理自检’模块正在生效,但对方启用了量子欺骗技术,防火墙的防御时效只剩17分钟。”

王强迅速将双生冗余协议接入防火墙系统,地球生态数据突然成为动态密码。当商业公司的破解程序试图突破时,遭遇的不再是静态的字符屏障,而是随雨林光合作用节奏变化的密钥流——Ai根据实时传输的地球植被数据,每0.7秒生成新的加密规则。“这是祖父协议的隐藏功能。”王强看着破解进度条停滞在97%,“用自然规律加密,就像用季节变化作为密码本,永远无法被完全破解。”

指挥中心的屏幕突然切换到月球背面的实时画面,编号“玄鸟-07”的机器人正将苔藓培育舱对准太阳,舱体表面的微生物群落突然发出蓝绿色荧光,闪烁频率与火星基地的辐射脉冲完全同步。“是月球机器人的生态监测网!”林望舒放大数据流,月球微生物的发光周期恰好能修正火星信号的延迟误差,“它们在通过光信号传递某种规律,就像父亲说的‘宇宙生态摩尔斯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