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新介吕士心

第269章 杜甫显灵记(第3页)


 \"那我该怎么办啊?\"杜小磊都快哭出来了。


 铜像长叹一声:\"吾亦不为难汝。且退开些。\"


 杜小磊依言后退几步。只见铜像周身泛起微光,接着一道金光射入他怀中。他慌忙摸出那卷诗稿,发现上面多了一行字:\"明日可与上司言:'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第二天,杜小磊硬着头皮找到组长:\"组长,那个减肥药的案子...我能不能不接?我觉得这产品有问题,写推广文案良心过不去...\"


 组长眯起眼睛:\"小杜啊,知道你最近有点成绩,但别不知好歹。这案子你不接,有的是人接。不过以后的好项目,可就轮不到你了。\"


 杜小磊想起杜甫的教诲,鼓起勇气:\"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组长,有些钱我不能赚。\"


 组长冷笑一声:\"好!有骨气!那你就继续'浮云'去吧!这个月奖金别想了!\"


 接下来的日子,杜小磊果然被穿了小鞋。好项目再也轮不到他,只能做些边角料的工作。组里同事也渐渐疏远他,觉得他假清高。


 就在他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公司突然出了大事——那个减肥药被曝光添加违禁成分,多人服用后住院。公司因为参与推广陷入丑闻,老板和组长都被带走调查。


 杜小磊因为坚决拒绝参与,反而受到表扬,被临时提拔为组长处理危机公关。


 那天晚上,他买了两瓶好酒,来到铜像前:\"老爷子!您真是神机妙算!来,我敬您一杯!\"说着把一瓶酒洒在铜像底座上。


 铜像发出轻笑:\"非吾神机妙算,乃汝心存善念,自有天助。善哉!\"


 杜小磊靠着铜像坐下,感慨道:\"经过这事,我算是明白了。做人做事,真的不能昧良心。\"


 铜像道:\"然也。文字可载道,亦可伤人。汝操此业,当时时自省。\"


 \"可是老爷子,我现在是临时组长了,要带领团队。但我发现自己懂的还是太少,特别是传统文化这方面。您能不能...再多教我一些?\"


 铜像沉默良久,方才开口:\"吾可授汝诗文之道,然须答应三事:一不用于欺瞒之事,二不用于诌媚之言,三不用于伤人之语。可能持否?\"


 \"能能能!一百个能!\"杜小磊连忙答应。


 从此,杜小磊每晚都来铜像前\"上课\"。杜甫不仅教他诗词歌赋,还讲解古今民生百态,文字背后的道义责任。杜小磊的文案越写越好,不仅商业效果好,还多次因为富有文化内涵而获奖。


 渐渐地,园区里开始流传一个怪谈:东南角的杜甫铜像特别灵验,凡是诚心求教的文人都能获得灵感。于是经常有人偷偷来祭拜,甚至还有大学生跑来沾文气。


 杜小磊的公司也因此出名,很多注重企业文化品位的客户慕名而来。老板乐得合不拢嘴,正式任命杜小磊为创意总监。


 升职加薪本是好事,但杜小磊却发现铜像有些不对劲——它出现的时候越来越短,有时话说到一半就突然沉默,声音也越来越微弱。


 \"老爷子,您是不是...要走了?\"一天晚上,杜小磊忐忑地问。


 铜像的声音飘忽如丝:\"缘起缘灭,自有定数。吾滞留人间已久,皆因放不下文字传承之责。今见汝已得真谛,吾可去矣。\"


 杜小磊顿时红了眼眶:\"别啊!我还有很多要跟您学的呢!您要是走了,我...我怎么办?\"


 铜像轻笑:\"痴儿!岂不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吾所知者已尽传汝,往后之路,须汝自行探索。\"


 \"那...那我以后还能见到您吗?\"


 \"若是有缘,自会相见。记住:文字之道,在心不在术;文章之魂,在诚不在巧。\"铜像的声音越来越远,\"吾去也...\"


 铜像彻底沉默了,无论杜小磊怎么呼唤,都没有再回应。他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突然发现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卷诗稿,上面墨迹未干: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见真情在,何必问归期。\"


 多年后,杜小磊成了业内着名的创意大师,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文人的风骨。他办公室挂着一幅字,是他亲手书写的杜甫诗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每个新入职的员工都会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失意的文案,因为诚心求教,得到诗圣点拨,最终找到了文字工作的真谛。


 而园区那尊杜甫铜像,依旧静静地立在东南角。偶尔会有细心的人发现,铜像手指指向的地面上,不知被谁刻了一行小字:


 \"这里曾发生过一个关于文字与良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