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蠹禄之辈(第3页)
青泽安盯着青泽宇的眼睛,十分诚恳的说道:“以大哥之能,科举根本就不在话下。更何况,大哥的官职,是靠着真本事挣来的。大理寺寺正,大哥屈才了。”
当初为了救凤栖梧,青泽宇差点儿死掉,结果只是从左监调到了右监,虽然说职责不同,可终究是平调,并未升迁。后来,入了大理寺,也不过是个六品寺正。在京城,六品官员多如牛毛,谁也不会将他们放在眼里。
青泽宇感慨道:“我也觉得是有点儿大材小用了。”
将满满一碗剥好的栗子推到青泽宇的面前,青泽安问道:“大哥如何看待荫官和科举取士?”
青泽宇道:“按理说咱们门阀子弟,世代受到祖辈的荫庇,不该说此话。但是,老将门也好,新贵派也罢,都是门阀大族,其中以老将门为重,这些家族的子弟轻易便可获得高官厚禄,在朝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垄断了朝局。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政治阶层固化,内部门阀党派之间争权夺利,不利于政局稳定。
凤朝大部分土地掌握在门阀大族手中,尤其是老将门,还不用交赋税,平民百姓不仅仅没有多少土地,还要承担大部分的赋税和徭役,导致国库空虚。
即便是门阀中有些人有心改变这一情况,可是这些人并不能对于平民百姓感同身受,多流于空谈,不切实际,不仅仅徒劳无功,反而平添百姓祸事。此象绝非长久之计,必有一场祸事。”
最后,青泽宇感叹了一句,道:“有心报国,无力回天啊!”
青泽安十分认真的听着青泽宇的分析,这还是青泽宇第一次这么认真的给他分析时政朝局。
青泽安问道:“那按照大哥的意思,是应该废掉士族,只招寒门了?”
青泽宇笑道:“傻子,过犹不及。士族不可废,门阀不能留。最好的办法便是广开言路,科举取士,凡荫官入仕,除非有真才实学,做出政绩,否则不得占据实权位置。纵横融合,方能长远。”
青泽宇原本以为只是兄弟间的闲聊,并未在意。却不知,今日的话在后来竟是掀起了惊涛飓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