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堵住文家

段家算计青泽宇的事情,青泽宇记在了凤锦秋的头上。青泽宇决定礼尚往来。

 

青泽宇在纸张上写了几个与镇北王有关的人名。

 

眼睛落在了文家,文太傅乃是新贵派,与老将门的江太傅政见不和,乃是宿敌。同样的,也是凤锦秋的外祖家。

 

镇北王的先王妃乃是文太傅家的嫡女,在十三年前因病去世,又在北地迎娶了当地世家大族的女儿做了王妃。而凤锦秋就是先王妃文氏的儿子。

 

文家自从先镇北王妃死后,便不怎么与镇北王联系了,表面上关系颇为冷淡,甚至连与凤锦秋之间的关系都淡漠了许多。

 

但是,据青泽宇的调查,凤锦秋曾经偷偷见过文太傅。凤皇一直对文太傅颇为忌惮。若是青泽宇对付文家,凤皇乐见其成。

 

门阀大家,表面光鲜亮丽,内里龌龊肮脏,只要调查,总是能查出点儿事情来。

 

青泽宇将手里的那些小乞丐和小混混全部撒了出去,不为别的,只盯着文家。又派了人去调查文家以前的破事儿。

 

这么一调查,还真的就让青泽宇查出点儿东西来。文家嫡长孙文斌曾经在郊外为侵占百姓田产,打死了人。那家人将状子递交了当地府衙,文家人施压,将案子压了下来,后来那一家人突然全部失踪,此案最后不了了之。

 

这种路数,青泽宇太熟悉了,他本就是门阀权贵,这种事情,摆明了就是文家将那家人灭了门,民不告,官不纠。即便是当地府衙知道事情的真相,也不会为了一户普通百姓得罪当朝太傅。

 

大理寺有调阅各地卷宗的权利。不过,在调阅卷宗之前,青泽宇先在当地调查了一番,这才发现,被侵占的良田不仅仅有被灭门的那家的,其左右田邻的田地都被侵占了,只不过是因为有了被灭门的那家的教训,其他几家都不敢声张,只能咽下这口气。

 

青泽宇让那些被抢了良田的人家将案子提告到当地府衙。在府衙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便直接带人冲进了府衙,将所有卷宗全部调走了。

 

按照凤朝律例,此案并非在大理寺辖区,需要当地府衙将案子转交大理寺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