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封印之镜 中》

清晨的山雾像一层纱幔笼罩着村庄,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我站在余婆婆家的小院里,看着周明远慢慢喝下一碗黑褐色的药汤。他的脸色比昨天好了许多,但眼底仍残留着一丝阴影。

 

"喝完这个我们就出发。"余婆婆收拾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香烛、符纸和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东西。

 

"去见您说的那个人?"我帮明远擦了擦嘴角。

 

余婆婆点点头:"老吴。他和你老公的爷爷是旧识。"她顿了顿,眼神闪烁,"他知道那面镜子的来历。"

 

明远的手突然抖了一下,药碗差点打翻。我握住他的手,感觉到一层冷汗。

 

"怎么了?"

 

他摇摇头,声音低沉:"只是突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

 

余婆婆猛地抬头:"他说什么?"

 

"'它要出来了...我对不起小翠...'"明远模仿着老人嘶哑的声音,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当时我以为他在说胡话。"

 

余婆婆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然后匆匆走进屋里。

 

十分钟后,我们踏上了通往深山的小路。余婆婆走在前面,手持一根缠着红布条的竹杖,不时在地上点点画画。

 

明远走在我身边,虽然虚弱但步伐坚定。我偷偷观察他,发现他的目光时不时飘向路边的树丛,好像在寻找什么,或者害怕看到什么。

 

"你在看什么?"我小声问。

 

他摇摇头,凑到我耳边:"总觉得有人跟着我们。"

 

我回头望去,山路蜿蜒向下,消失在晨雾中。除了几声鸟叫,什么动静也没有。

 

但就在我转回头的一瞬间,眼角余光似乎捕捉到一抹红色在树后闪过。

 

"余婆婆..."我刚要开口,前方的老婆婆突然停下脚步,举起手示意我们安静。

 

她弯腰从地上捡起一片树叶——那叶子本该是绿色的,却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像是被血浸透过。余婆婆将叶子凑到鼻前闻了闻,脸色骤变。

 

"快走。"她低声说,步伐明显加快了。

 

山路越来越陡,雾气也越来越浓。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现一座孤零零的小木屋,屋顶长满青苔,烟囱里飘出缕缕炊烟。

 

余婆婆没有直接上前,而是从布包里取出三炷香点燃,插在屋前的一块石头前。香烟笔直上升,然后突然转向,朝着我们来的方向飘去。

 

"进来吧。"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屋内传出,"它暂时跟不进来。"

 

木屋内比想象中宽敞,但光线昏暗。墙上挂满了各种奇怪的器具——兽骨、干草药、铜镜,还有几张泛黄的老照片。

 

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坐在火塘边,正用一根长铁钳拨弄着炭火。

 

"老吴,"余婆婆说,"周德全的孙子来了。"

 

老人缓缓抬头。他的左眼浑浊发白,右眼却亮得惊人,直直地看向明远。那一瞬间,明远像是被雷击中般僵在原地。

 

"像,真像。"老吴的声音像是砂纸摩擦,"特别是眼睛,和周德全年轻时一模一样。"

 

余婆婆示意我们坐下,然后直奔主题:"那面镇邪镜,你知道多少?"

 

老吴的独眼闪过一丝异光:"周德全终于遭报应了?"

 

"吴叔,"明远突然开口,"您认识我爷爷?"

 

火塘里的炭火"噼啪"一声炸开,火星四溅。老吴沉默了很久,最后长叹一口气:"何止认识...我们曾经是搭档。直到他变了。"

 

他站起身,颤巍巍地走向一个老旧的木柜,从最底层抽出一本积满灰尘的相册。

 

翻开泛黄的页面,他指着一张黑白照片:两个年轻人站在一座祠堂前,一个高大英俊,一个瘦小精干。

 

"这是...爷爷?"明远惊讶地看着照片中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很难将他与记忆中阴郁沉默的老人联系起来。

 

"四十年前,我和你爷爷是这一带最有名的镇邪师。"老吴的声音带着遥远的回忆,"他主外,负责驱邪捉鬼;我主内,负责制作法器和符咒。"

 

他翻到下一页,照片变成了三个人——多了一个穿着花布衣裳,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年轻姑娘,站在两个男人中间,笑容明媚。

 

"小翠..."明远轻声说,显然认出了爷爷临终前提到的名字。

 

老吴的独眼湿润了:"我妹妹。也就是那面镜子里的人。"

 

屋内突然安静得可怕,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我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

 

"发生了什么?"我鼓起勇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