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买卖(第3页)

\"国宝,原谅我吧,我一定改正,绝不再犯。\"

于国宝沉默未语,转而向两个儿子求助,但于金刚与于银刚同样保持沉默。自这位后妈进门以来,帮忙少,添麻烦多,还常为难儿媳,看在父亲的份上,他们一直隐忍,即便父亲提出离婚,他们也不会反对。

\"国宝,求你原谅我这一次,我发誓绝不再犯。\"

最终,或许因于国宝心软,又顾虑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便说:\"明日开始挑猪粪,至少完成三人份的工作量。\"

\"什么?国宝,你怎么能这样?\"

\"不完成就离婚。\"

\"好,我挑,我挑。\"

随后,许楠楠建房进展顺利,三天后土坯备齐,地基建好需夯实。

当时夯实方法是用绳索绑石块,由几位壮汉抬起落下砸实地基,反复多次即可。

参与打夯的是于家兄弟、佟庆民、冯志伟以及江川江淮,夯完后土坯干燥,可动工建房。

许楠楠想趁田地湿润无法作业时先将房屋建好。

三间土坯房很快建成,许楠楠还请梅疏月找来两位资深泥瓦匠,两天内完工,同时修建院墙,特别砌筑灶台,计划晾晒两天后入住。

距离余青青举报许楠楠已有五六日,知青办仍未有处理结果。

余青青焦急询问林如烟:\"为何迟迟不来人处理?难道调查不清楚?\"

林如烟内心同样焦虑,盼着许楠楠早日被送往农场。

\"别急,可能已查清,很快就会处理。\"

\"嗯,再等等吧。\"

她们正聊着天,忽然见一个推着自行车、身穿制服的人走进院子。

林如烟和余青青目光闪烁,但看清那人深绿制服及同样涂成深绿的车子、车上的深绿布包后,笑意渐消。

邮局来的?不是知青办?

男同志在院中喊道:\"许楠楠同志,出来一下!\"

许楠楠闻声走出宿舍。

\"同志,有我的信吗?\"

邮递员从布包里掏出一封信、一张取款单和三张包裹单递给她:\"都在这儿,抽空去邮局取包裹就行。\"

许楠楠细看,汇款单来自东南日报社,是莫无畏稿费;信也出自报社。而三张包裹单让她有些愣神。

其中一张寄自安市,是常春丽寄来的;另一张来自京市,是关老太太寄的东西;最后一张寄自墨省某地,寄件人写着张建军。

建军哥竟然知道她下乡的事了,还特意寄了东西。

她收好信件、汇款单和包裹单,向邮递员道谢:\"同志,辛苦了,我去给您倒杯水。\"

\"不用不用,我带了水杯。\"

他下意识摸向车篮里的杯子,却发现空了。

于是把杯子交给许楠楠:\"那就麻烦您帮我倒点水吧。\"

许楠楠接了杯子去厨房,从暖瓶倒了热水递回去。

\"多谢,小同志。\"

\"没什么。\"

第二天早饭后,许楠楠打算去邮局取钱和包裹。看看自己的自行车,觉得三个包裹绑在后座应该没问题,路上再解开装进空间里,反正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她走出知青点的大门,余青青随即问道:“要不要一起去趟县城,问问关于她的调查结果有没有出来?”

“即便还没结果,问了也等于白问。”

“那……那就等等吧。”

“如果有消息,他们会主动找我们的。再耐心等两天,免得我们白跑一趟。”

许楠楠抵达县城,路过供销社时,想着进去瞧瞧梅疏月的香包销路如何,可进去后绕了一圈,竟没发现一个香包。

正准备向售货员打听,却看见秦红玉从里间走了出来。

秦红玉走近许楠楠,说道:“许同志,你来了。正好,不用我再去你们大队跑了。上次从梅大娘那儿拿的香包两天就卖光了,这几日太忙也没空再去进货。你回去后能否帮忙告诉梅大娘一声?让她做好五十个香包后,直接送到这儿,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若这次销量不错,我们会增加采购量。”

许楠楠觉得这是一桩“大买卖”,比之前几次的订单规模都要大,或许今后会有更多机会。

她甚至设想将来开放后,给梅疏月投资办一家香料香水公司。

“好的,我一定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