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志行千里远
第13章 地裂(第2页)
第一站是山城歌乐山疗养院。八十七岁的隧道专家周慕云正在复健,中风后的左手蜷成鸡爪状。听到\"活动断裂带\"五个字,老人突然用右手在沙盘上划出z型曲线:\"走古河道!第四纪冲积层比花岗岩听话!\" 护理员急忙递上降压药,秦风瞥见老人床头摆着成渝铁路通车纪念章,别针已经锈迹斑斑。
第二站赶到相城时已是深夜。中南大学实验室里,秦风举着岩芯样本冲进正在进行的学术会议。地质系主任用激光笔点着全息投影:\"你们看到的这条断裂带,和五年前苍山隧道塌方事故是同一地质构造。\" 投影突然闪烁,显示出一组恐怖的数据:该断层曾在1998年引发4.7级地震。
最后一程的航班因暴雪延误,秦风在阳城机场硬生生捱了九小时。当他挂着冰碴走进设计院时,值班的实习生吓得打翻泡面。\"我需要三十年内的地震监测数据!\"他嘶哑的嗓音惊醒了档案室的老管理员,老人颤巍巍捧出一摞牛皮纸袋——封存着三线建设时期的手绘地质图。
泛黄的图纸在紫外线灯下显出诡异光斑,秦风用放大镜追踪着等高线。突然,1957年的某张图上标着条虚线,旁注\"茶马古道应急通道\"。他疯狂拨打电话,却听到秋雨燕的留言:\"我在慕尼黑参加遥感峰会,父亲对你的方案很感兴趣。\"
转机出现在第四天凌晨。秋雨燕的越洋电话伴着电流杂音传来:\"集团刚解密了高分七号卫星的遥感数据。\"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帐篷里响起抽气声三维成像显示,古河道下方三十米处,竟有条保存完好的清代驿道!
\"这是雍正年间铜矿运输的密道。\"qq视频里的秋雨燕眼眶发青,显然熬了通宵,\"虽然部分塌方,但地基岩层比现代公路更稳固。\" 她调出热成像图谱,断层带在屏幕上泛着危险的红光,而古驿道区域则是安详的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