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2页)
文旅局的林副局长立刻接口:“王老的古建评估报告大家都看了,这批预制件价值显着。但我们不能光看技术修复,更关键的是,复原利用本身是文化行为。他的团队建议,民国区的复原设计和布景方案必须报送省局备案。最终布景效果要符合该时期的一般建筑风貌,不能搞成不伦不类的‘影视城’,要努力做到‘仿旧如旧’,这也是对这批遗留资源的尊重。”他的语气斩钉截铁。
规划局赵局长的手指在污水管道拟建路线上滑动:“核心区的生活污水初步考虑集中处理,小型处理站拟建在这个区域最西端临河滩地块,”他点了图上西北角一处石滩位置,“污水处理工艺肯定要选高标准、低排放的。但即便如此,选址依然距离最近的村民聚居点直线不到三百米,得提前沟通,必要的防护隔离和监测措施要纳入方案。”
水务局的同志补充道:“处理后的尾水排放要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建议利用厂区原有的冷却水循环沟渠系统改造为生态浅沟,流经东侧规划的生态缓冲林地后排入云峡河支流,加强自然降解过程。这是长远之计。”
厂区东边高坡上几户分散人家的院墙外,三三两两的身影出现在田埂地头,更多了几分探头探脑的观望。消息总是不胫而走。几辆工程车频繁出入废弃多年的大厂,穿着不同制服的技术人员在村里零星吃个午饭、问个路,这些都成了小石村人饭桌上的新鲜谈资。
这一天,小石村的村支书石满林,带着两名村委会成员,由负责对接的开发区办事员小陈引着,出现在了秦风办公室。石满林五十出头,精瘦黝黑,手掌粗糙,带着点拘谨的笑容和浓重的本地口音。
“秦副区长,打扰您了!”石满林搓着手,语气透着实在,“村头的乡亲们…议论不少。大家伙好奇是肯定的,心里也有点念想。有人问我,‘是不是又要建啥大厂?’我说不是,听干部们讲,是…拍电影?”
秦风起身倒了几杯热茶:“石支书坐。是关于那个老水泥厂地块的开发,方向是想建成能拍电影电视剧的一个基地。”
石满林眼睛一亮:“那可好!好事情啊!咱们这山沟沟,要是以后能经常见着那些拍电视的,多新鲜!”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继续:“区长,大伙儿私下里呢,也琢磨点实在的。咱小石村离那片厂区,就隔两道坡。路是真难走,一到雨天,外头的大车都不愿进来。要是方便…到时候基地搞起来,能不能考虑顺带帮村里把通厂区那条黄泥巴主路垫个砂石?不用多宽,能走个小货车就好!再就是…”他看了一眼同来的村委,“要是工地后期需要人帮忙看门、扫地、种树啥的,咱村里的壮劳力,虽然文化不高,力气是有的,人也踏实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