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志行千里远
第231章 无声角力(1)(第2页)
白天区政府常务会议室里的场景历历在目:讨论科技孵化园区第一期财政资金拨付进度时,这位区长在翻看了几页报告后,轻轻用手指点了点关于园区前期土地整理投入成本汇总的那一栏数据。
“秦风同志这个孵化园区的构想当然是很好的,”区长孙耀华语气温和,带着惯常的肯定,“科技引擎嘛,区里未来的新增长点。不过……”他话锋极其自然地一转,“正是因为是重点工程,更要稳扎稳打。区财政库款情况大家也都清楚,各方面嗷嗷待哺的项目很多。”他镜片后的目光落在秦风脸上,“你看这块土地整理投入,动迁补偿、三通一平成本,似乎比我们去年南部新区的同类项目基准高了几个点?虽说情况各有不同,但大的原则还是要控制。”
他把手里的文件往前推了推,推向财政局长:“请财政局再复核一次这几个关键科目的成本测算依据和参考标准,找找差异原因,也请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做个预审吧。财政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更要经得起‘多角度、多层次’的检验。”
“多角度、多层次”。又是这个意味深长的词汇。
会议桌上其他人沉默着,有人低头看文件,有人端起茶杯啜饮。孙凯书记靠在椅背里,指尖在光滑的桌面有一下没一下地点着,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平静。
所有流程都合规,提法都冠冕堂皇。卡在合理质疑和审慎原则之间,精确地打在关节眼上,让秦风毫无当场发作的理由。这就是孙耀华的方式,不用流言蜚语的低成本武器,而是通过正式、合法的程序和渠道施压,以看似专业的态度,将他分管的具体工作置于更频繁、更严苛的审视之下。钝刀子割肉,无声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