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雨骤风疾(第2页)

 “坚持住!泵站全开了!救援队马上就到!人!一个都不能有事!”

 几乎在同一时刻,几十公里外,长河镇,长河农光互补基地二期规划核心区。

 这里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但暴雨带来的山洪汇聚威胁同样巨大!更关键的是,板下那些投入巨大的智能传感设备、梁思远教授精心规划的试验田微地形雏形,以及周边刚整理好的大片高标农田,能否顶住这场狂暴的洗礼?

 农业园区应急指挥中心内,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气象监测系统发出刺目的红光,实时雨量柱状图早已突破300毫米!数个关键河段的水位正在逼近黄色警戒线!负责园区智慧防汛体系的值守人员,盯着屏幕上密集跳动的数据流,呼吸急促。

 “报告梁老!三号低洼试验区自动水位传感值达到临界!流速过快!启动一级响应,周边防护沟闸门已全部自动关闭!试验区内部土壤湿度感应器显示排水路径压力超标!需要人工干预检查排水沟末端是否有淤塞!”值班的年轻技术员急声汇报。

 梁思远教授穿着雨衣,脚蹬胶鞋,早已站在指挥大屏前,镜片上蒙着一层水汽,但眼神却锐利如鹰隼。他紧盯着屏幕上代表洪水预测模型的三维动态图——那是他呕心沥血,基于历史降雨、实时水文数据以及地理微地形模拟构建的精细化模拟系统。模型疯狂运转着,在庞大算力的支撑下,不断调整着对山洪流向和能量冲击强度的预测。

 “不要慌!系统在运行!”梁老声音沉稳如磐石,手指迅速划过屏幕,调出另一个区域,“一区、二区的自动排水泵全功率启动良好!重点切换到……竹溪河口上游!我们的模型显示,这股强暴雨的核心回波正在向那里移动!根据预测路径和能量模型,未来30分钟内,上游支流小石河暴涨的山洪水有很大概率倒灌进主渠!立刻通知值守小组!所有预设泄洪闸按预案开度打开!所有备用抽排单元立即在竹溪河口预设点安装准备!告诉老朱他们,务必守好那片刚平整好的核心地块!”

 “是!”技术员飞快地下达指令。指挥室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无人机操控台前,飞行图像实时回传着几个关键区域的画面——沟渠流水汹涌,但闸门有序启闭;试验田微区域边缘,预设的临时沙袋格挡已经垒起;园区自有的小型排涝队伍,在预设的薄弱点严阵以待。

 智慧防汛系统在狂暴的大自然面前高速运转着,冰冷的逻辑和精准的控制代替了人力的有限。但这一切的背后,是设计者梁思远那双盯着模型每一个异常数据跳动的、燃烧着智慧火焰的眼睛,和他那句“模型是活的,需要根据天实时动态矫正”的深刻实践。科技的力量,在此刻成为了守护这片希望田野的坚实堤坝!

 区政府应急指挥中心。

 这里灯火通明,巨大的屏幕上,云峡全域如同一张复杂的网络图,实时跳动着险情点(闪烁红点)、救援力量分布(绿色标记)、水库水闸状态、交通阻断信息。指挥通讯频道里各种急促的汇报声交织在一起:

 “玉泉街道龙须沟积水深度达1.5米!泵站功率开至最大,人员转移完成!”

 “开发区创新路隧道积水已封闭!泵房抽排中!”

 “省道s209长河段滑坡,部分路段双向封闭!请交警和公路抢修队注意!”

 ……

 秦风已从老城区前线撤回这里,全身湿透,发梢还在滴水。他仅用毛巾胡乱擦了一下,便大步走到中央指挥席前。胡文彬、丛丽丽、魏大勇等区级领导和各应急部门负责人屏息站立,气氛凝重如铁。

 屏幕上,一个刺眼的预警标识骤然放大!——金阳水库!城郊最大的饮用水源地,此刻入库流量激增,水位暴涨逼近警戒线!根据水文模型预测,按照当前的暴雨强度和上游来水,一个半小时后极可能超警戒运行!一旦如此,为了确保大坝安全,将不得不启动泄洪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