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秦风陈立会谈(第2页)
他放下报告,身体微微前倾,眼神直视秦风,带着区长特有的务实与忧患:“书记,我担心的不是现在,是未来。担心我们被眼前的‘漂亮数据’蒙住眼,担心改革的‘深水区’轮风浪的颠簸!”
秦风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拿起那份“深改自评报告”,翻到“风险防控”章节,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老陈,你的担心,正是省委林书记反复敲打我们的‘度、时、效’。”秦风的声音沉稳,“数据是表象,根基在制度。产业是引擎,但引擎需要润滑和保养。民生是终点,但通往终点的路,需要更坚实的路基。”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色中生机勃勃的城市:“你看那些灯火,每一盏的黑金链条,是‘破’;我们引入神农、安盾,打造‘禾苗’,是‘立’。但‘破’与‘立’之间,真正支撑这座城市行稳致远的,是正在构建的制度骨架和治理生态。”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
“下一步,云峡要啃的硬骨头,是‘治理现代化’!是让‘阳光监督’从反腐利剑升级为常态化的权力运行‘紧箍咒’;是让‘多校划片’、‘教师轮岗’从平息民怨的应急之举,固化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长效机制;是让‘长河联合体’从产业联盟,进化成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承载共同富裕的‘制度容器’!”
秦风拿起笔,在“深改自评报告”的扉页空白处,重重写下四个字:制度筑基!
“我们要把改革中行之有效的做法——比如区块链溯源对信任的重建、‘动态调节模型’对教育资源的优化、‘风险熔断’机制对发展节奏的把控——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形成管长远、根本性的规则!这才是‘深改试验区’最该输出的‘硬通货’!”
陈立眼中精光一闪,他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接上:“书记,我完全赞同!制度筑基,关键在‘实’和‘细’!不能搞花架子!”
他拿起教育医疗的报告:“比如教育公平,光靠‘轮岗’和‘云课堂’还不够!必须建立‘师资蓄水池’和‘校长职级制’!全区一盘棋调配师资,校长待遇和晋升与学校发展、尤其是薄弱校提升硬挂钩!让好老师愿意去、留得住,让校长有动力把‘洼地’变‘高地’!”
他又指向财政报告:“再比如财政,要下决心建立‘产业培育基金’和‘土地收益调节基金’!把卖地的钱,更多切出来,定向投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和民生短板上!降低对房地产的依赖!同时,国资平台要真正市场化运作,盘活存量资产,为城市更新和公共服务输血!”
陈立越说越激动,思路也越发清晰:“还有基层治理!‘共享育儿帮帮团’、‘心理护航’这些好苗子,不能只靠干部推动和能人带动!要探索‘社区基金会’、‘时间银行’、‘积分激励’等制度设计,把居民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变成可持续的内生力量!”
两位主官的目光在空中碰撞,火花四溅。一个着眼制度框架的顶层设计,一个聚焦操作层面的细枝末节;一个强调破旧立新的锐气,一个注重行稳致远的根基。看似不同的角度,却在“治理现代化”这个核心命题上,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