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志行千里远
第383章 市委书记周海洋(第3页)
“怎么样?昨天达康同志给你接风,场面挺热闹吧?”周海洋端起茶杯,吹了吹气,似笑非笑地问道,开场白看似随意,却暗藏机锋。
“赵市长和各位同仁都很热情,让我感受到了江泉的开放和活力。”秦风回答得四平八稳。
“活力是有的,但问题也不少啊。”周海洋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变得语重心长,“王伟的事情,影响很坏,教训深刻。省委把你派来,是寄予厚望的。希望你尽快熟悉情况,发挥特长,特别是你在云峡抓改革、抓落实的那股劲头,帮市政府把工作抓得更实一些。”
他说话节奏不快,每个字都似乎经过斟酌:“江泉局面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发展任务重。有些事情,急不得,要讲究方式方法。就像这泡茶,”他指了指茶杯,“水温太高,容易把茶叶烫坏了,味道就苦了。要慢慢来,掌握好火候。”
这话与昨天赵达康的“警告”异曲同工,但角度更高,更冠冕堂皇。既肯定了秦风的能力,又划定了界限,强调了“稳定”和“方法”。
秦风恭敬地点头:“书记指示得很对。我一定虚心学习,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配合好赵市长,稳妥有序地开展工作。”他刻意强调了“市委领导”和“配合赵市长”。
周海洋满意地点点头:“你有这个态度就好。具体工作,多和达康同志沟通商量。遇到难处,也可以随时来找我。”他给出了一个开放性的承诺,却又将日常工作的主导权明确交给了赵达康。
谈话持续了约一刻钟,基本都是周海洋在讲,秦风在听。内容涉及江泉的经济概况、党建要求、干部队伍现状,听起来全面客观,但关于“清泉计划”、雾江污染等核心敏感问题,却巧妙地一带而过,滴水不漏。
临走时,周海洋送到办公室门口,再次握住秦风的手:“秦风同志,你是省委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江泉这个舞台很大,足够你施展才华。记住,团结是大局,稳定是前提。”他的手温暖有力,传递着不容置疑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