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余雷调离(第2页)

 硬碰硬,直接要求调离?只会打草惊蛇,暴露自己容不下人的狭隘,并招致赵达康更强烈的警惕和反击。

 必须用阳谋。用工作本身的需求,用更宏大的格局,将他“送”上一个无法拒绝的新位置。

 秦风睁开眼,目光落在一份关于“强化市政府督查室职能,优化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反馈机制”的内部研讨文件上。这是前不久一次常务会上提及的想法,旨在提升政府执行力,当时并未深入讨论。

 一个计划迅速在他脑中成型。

 他拿起笔,在一张空白公文纸上快速勾勒:

 核心目标: 将余雷调离现任岗位,且让其新岗位无法直接干预和窥探自己的核心工作。

 理由: 工作需要,人尽其才。

 途径: 提议加强市政府督查室力量,抽调精干副秘书长牵头,专职负责对“清泉计划”等全市重大战略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常态化、专业化督查。

 优势:

 冠冕堂皇: 紧扣“提升执行力”的政治正确,无人能反对。

 人尽其才: 余雷协调能力强、熟悉全面工作,是督查工作的“理想人选”。

 明升暗调: 督查室重要性提升,牵头副秘书长责任重大,看似重用,实则将其调离了市府办这个信息中枢和领导贴身服务的关键岗位。

 针对性: 让其去督查“清泉计划”,赵达康派系的人去督查赵达康的核心政绩工程,本身就是一种微妙的制衡,会让赵达康也感到不适,却难以反驳。

 隔离效果: 督查工作独立性强,一旦上任,余雷将很难再有理由和机会频繁介入秦风的日常工作和分管领域。

 思路清晰,逻辑闭环。这是一招将对手的力量转化为无形,甚至反作用于其自身的妙棋。

 计划已定,关键在于由谁提出,以及如何提出。

 自己直接向赵达康或周海洋提出?意图太明显。

 最佳途径,是通过秘书长周伟。周伟作为市委市府的大管家,提出优化内部工作分工的建议,名正言顺。

 秦风拿起电话,拨通了周伟的直线。

 “秘书长,没休息吧?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想跟您探讨一下。”秦风语气谦逊而认真,“最近落实各项工作,深感督查督办环节的重要性。特别是像‘清泉计划’这样的重大战略,投资大、周期长、社会关注度高,更需要一个强力、专业的督查机制全程跟进,确保不走样、不拖延。我在想,是不是可以考虑进一步强化督查室职能,比如,由一位像余雷秘书长这样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同志专职牵头负责,直接对市长和您负责?这样既能提升督查权威,也能让我们这些分管领导更专注于具体事务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