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数据迷雾(第2页)

巧合得令人无法相信。

“民间采样呢?”刘玉凤追问。

杨小波脸色难看:“遇到了麻烦。我们委托大学生志愿者和环保组织采集的水样,送到两家本地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一家以‘设备检修’为由拒收,另一家收了样但迟迟不出报告,催问就说‘数据异常,需要复核’。”

“还有更奇怪的,”另一个女技术员插话,声音带着后怕,“我们根据模型反推,想重点核查‘清泉计划’启动前五年沿江企业的历史排污许可档案,发现市档案馆对应年份的部分档案卷宗…调阅记录显示为‘已销毁’。我们不死心,想找当年负责档案数字化的一位老工程师了解情况,馆里却说…他上周刚办完退休手续,已经举家出国旅游去了。”

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数据缺失、样本拒检、档案销毁、关键证人“及时”退休…这一连串的“巧合”,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在systeatically地抹去一切可能指向真相的痕迹。

刘玉凤与秦风对视一眼,眼神凝重。对手的反应速度和组织化程度,远超预期。“模型本身呢?有没有可能被干扰?”秦风盯着屏幕。

一直沉默的一个年轻博士突然开口,他叫陈博,是罗雅从云峡推荐来的数据高手,几天前秘密加入团队。他操作键盘,调出一个底层代码界面:“秦市长,刘市长,我发现一个隐藏问题。”

他指着几行复杂的代码:“这是模型处理环保局原始数据流的预处理模块。里面嵌入了一个非标准的滤波算法,优先级很高,作用…是自动平滑掉数据中所有‘异常陡升’的峰值,将其归为‘传感器噪声’予以剔除。”

“谁加的?!”杨小波惊呼。

“不知道。”陈博摇头,“代码注释是空的,嵌入手法很专业,像是早就埋好的‘后门’。如果不是罗工提醒我重点核查数据输入层,根本发现不了。这个滤波器的存在,意味着…哪怕环保局监测站真的抓取到了瞬时超标几百倍的真实排污数据,在进入数据库和分析系统前,就已经被这个‘电子滤网’悄悄过滤掉了!我们看到的‘平稳’数据,是已经被清洗过的!”

人为制造的数据失明!技术层面上的系统性造假!

刘玉凤猛地攥紧了手,指节发白。她是医生,深知这种“过滤”如同拿掉了重症监护室的心电报警器,后果致命。

秦风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他想起柳云峰倒台前掌控的“智能政务云”,想起那冰冷的“情感变量污染”警告。技术,在这些人的手里,成了粉饰太平、掩盖罪恶最完美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