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敲打(第2页)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比如说环保数据、历史档案、还有…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这些都有专门的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在负责。他们情况更熟,经验更丰富,处理起来更有分寸。我们其他同志,还是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责任田’耕好、种好。文旅板块大有可为嘛!集中精力搞出亮点,做出成绩,这才是正道。”
这番话,看似泛泛而谈,是对所有新同志的普遍“关心”和“提醒”,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这每一句都是在针对秦风最近“不安分”的举动——私下调查三号码头、调动周文、插手环保和数据…赵达康这是在用最体面的方式,划出红线,发出最严厉的警告。
“秦风同志啊,”他最后直接点名,脸上甚至重新堆起温和的笑容,“你是省委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能力突出,前途无量。我和周书记对你都是寄予厚望的。所以更要提醒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主要方向上,放在你分管的领域内。要相信同志,依靠组织。有些事,不该碰的不要碰,不该问的不要问。这样才能行稳致远啊!”
语重心长,关怀备至,却字字如刀,将秦风所有的越界行为都定性为“不守规矩”、“急于求成”、“不信任同志”,并将他牢牢按死在“文旅”这一亩三分地上。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秦风身上,等待着他的反应。是辩解?是沉默?还是反抗?
秦风缓缓抬起头,脸上没有丝毫被当众敲打后的窘迫或不满,反而带着一种谦逊和诚恳。他迎着赵达康的目光,微微颔首:
“谢谢市长的提醒和教诲,说得非常及时,非常深刻。”他语气平稳,甚至带着一丝感激,“我确实刚到江泉,对很多情况还不熟悉,工作中可能有些急于求成,方式方法上考虑不周,有时为了尽快了解全面情况,可能确实存在沟通不到位、程序不讲究的地方。感谢市长及时点拨,避免了我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他完全接下了所有批评,姿态放得极低,仿佛真心受教。
“请市长放心,也请各位同志监督。”他目光扫过会场,态度恳切,“我一定深刻反思,立即整改。今后一定严格恪守工作分工,严守组织纪律,集中全部精力,全力以赴抓好文旅长廊项目和分管范围内的其他工作,绝不辜负市长和市委的信任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