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5章(第2页)

我将“吃人”的理论,偷换概念,包装成了一种“为国为民”的崇高理论。

“然,如何引导?强取之,则民心易折,所得亦不过是残渣碎屑,下品之选。故,当以王道行之,以德化之。”

写到这里,我笔锋一转。

“欲使一州府,‘悲声不绝’,何须三年?只需一策,便可功成。然,此‘悲’,非小民一家一户之私悲,乃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大悲也!”

“为君者,当自降身份,与民同苦。开仓放粮,解民倒悬。以仁政治之,以信义抚之。不出一年,民心必附,甘为君死。”

“此时,君若为国事而忧,为天下而悲,则万民必感同身受,随君王一同悲泣!此情此景,万民同悲,其声动天,其势撼地,所聚之‘悲意’,岂是寻常手段所能比拟?此,方为上上之选,王道之‘牧’也!”

“至于‘怨气冲霄’,亦是同理。何为‘怨’?民怨沸腾,乃取乱之道,下下策也。上等之‘怨’,乃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怨!乃是‘恨铁不成钢’之怨!”

“君王当选贤任能,严明法度,使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有书读,有理讲。而后,于闹市之中,立‘省身碑’,日日宣讲圣贤之道,斥责世间不公不义之事。百姓富足而知礼节,见不平之事,必心生愤懑。此愤懑,非是私怨,乃是为天地立心之公怨!此等‘怨气’,纯净浩然,冲上云霄,可使鬼神辟易,星斗增辉!以此奉上,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