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孤独麦客

第三十四章 预设战场(第3页)

 

这个时候,邵勋的军令抵达了九原:全军停驻,固守城池,不得北进,违令者斩。

 

九原离石岭关四十里,乃新兴郡治所。

 

出城北上五十里,可至忻口。

 

据前方探报,忻口附近似有索头大军,众不下二万,依山立寨,隔河树营。

 

邵勋虽然不太清楚索头的具体兵力部署,但多年征战经验告诉他,最好不要在敌人选定的作战地点厮杀。

 

忻口是索头预设的决战地点,这一点越来越清晰了。

 

而此时的忻口确实成了兵的海洋。

 

大批自平城、新平、雁门等地征发而来的牧人、役徒正在挖掘壕沟,修筑土墙,修缮营垒。

 

一万多步兵屯于营垒、山寨之中,打算依托河流、山势消耗晋兵,令其减员、疲惫。

 

战马在不远处嘶鸣着。

 

一队队骑兵选好了出发阵地,藏于步兵营垒附近的山谷之中、树林之后。

 

一旦晋军强攻营垒不克,向后退却之时,他们就大举冲锋,尽可能杀伤晋军有生力量。

 

另一部分骑兵被派到南方更远处,主动寻找晋军骑兵,尽可能消耗之。

 

正如邵勋所料,这就是他们的预设战场:将晋军诱出石岭关百里,在忻口、石岭关之间的空旷原野中,聚而歼之。

 

这不是草原打法,而是混合了中原、草原的变异战术。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双方主帅如何抉择。

 

六月初一,拓跋郁律来到了忻口,登山眺望南方。

 

平坦的盆地之中,草木茂盛,一望无际。

 

坞堡、村落已不可寻,荒芜得仿佛这里遭过一场灭世瘟疫一般。

 

邵贼到底还来不来?

 

拓跋郁律有些吃不准了,预设好的歼敌战场,结果敌人不来,让他心里空落落的。

 

这就好像前汉于马邑埋伏匈奴一样,只不过双方调换了角色。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又或许是邵贼过于老辣,不愿置身险地?

 

换个愣头青将领就好了,顿兵忻口之外,进不能进,退不能退,可轻松收获大胜。

 

但邵贼不来,他可就有些麻烦了。

 

前后几次交战,损失兵力超过四千。

 

诸部首领们不会管邵贼死伤了多少人,他们只会盯着自己。

 

想到这里,拓跋郁律有些烦躁了。

 

两军对峙,长久下去,他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无端地,他心中考虑起了之前新党们的提议:罢兵言和。

 

但使者好像被扣留了,并未回返……

 

六月初二,邵慎在秀容以东的山谷中接到了传自石岭关的军令。

 

反复看了几遍后,他没有犹豫,就地征发了千余部落轻骑,并义从军一千、薛氏骑兵五百,折向西北。

 

六月初四,在抵近岚谷之时,落雁军两千骑狂奔而来,与其汇合。

 

六月初五,全军抵达岚谷县,休整一日后,带上两千余府兵,兵出草城川。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