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孤独麦客

第1050章 挑选

 第1050章 挑选

 五月初的时候,邵勋又去了一次河南西市。

 这次只是他一个人过来了。

 虎头被打发去了宜阳,其他孩子在宫中读书练武,邵勋则带着庾敳来到皇女台上,随手处理几份政务,然后听取汇报。

 此时闭门交易的河南西市已经结束了,但大商贾走了,又来了一堆中小商人,继续叫卖。只不过,他们就是传统的商业贸易形式了,不再是记账式大宗批发。

 “《史记·货殖列传》有云,‘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粟’。邺城都有粮商贩粮至洛阳,进而见此地粮价还是高,有利可图。”邵勋说道:“不过,朕倒是好奇,现在粮食究竟最远可以贩卖多远?一千里?”

 “太平时节,最多一百里。”庾敳素有贪财名声,对钱之一道非常感兴趣,立刻说道:“若有灾歉,虽数百、上千里亦有得赚。若大饥只要运过来,别管多贵,都能赚。”

 “这倒是。”邵勋笑道:“三国、晋时,贩粮有多远?”

 “蜀地臣不甚了了,只知魏吴。”庾敳说道:“魏晋之时,洛阳设‘五谷市’,皆仰赖外郡粮食,最远从冀州贩来,多走白沟,输送至邺城。大商贾于彼处分发,再河运至洛阳。”

 “船运所费几何?”

 “粮船有大小二种,小船运一千五百斛、船工两人,大船三千斛,船工多一人。”庾敳说道:“顺水之时无需纤夫,静水或逆水则需纤夫七八人乃至十余人,需日给粮九升、薪水五至十钱不等。”

 “薪水”就是“薪柴”、“汲水”之意思,相当于补助,后来才引申为日常开支乃至工资。

 “水运所费是真的低。”邵勋感叹道:“换成牛车,怕是数十倍运费不止。”

 “正是。”庾敳说道:“全柔任桂阳太守时,尝使子(全)琮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

 “从长沙贩米至建邺……”邵勋都有些无语了,这得多远?

 “这也就是东吴可以了。”庾敳说道:“北地水运终究不如江南。东吴豪族田地布千里,商贩千艘,腐谷万庾。”

 “庾”,露天谷仓,意思是东吴的大豪族们计算粮食以谷仓为单位,这和金城麴、游两家计算牛羊以山谷为单位有异曲同工之妙。

 “田地布千里,恐过于夸耀。”邵勋笑道。

 庾敳赔笑了下,道:“陛下明鉴。”

 “所以其中关窍在于船运。”邵勋说道。

 中古时代商业,离不开运河,因为实在太有成本优势了。

 比起陆路运输几十分之一的成本,已经让长途转售成为了可能。

 这就是为何南北朝乱世结束后,汴州一跃超过洛阳,成为关东第一大都会的主要原因,因为这座城市处于漕运节点上。

 同理,作为漕运重镇,彭城、邺城也迅速富了起来。

 洛阳的区位优势,终究还是不如汴梁,盖因船队抵达汴梁后,还要入黄河,再入洛水,白白多两道程序。

 “汴梁乃国朝东都。朕得寻个机会,去那边住上几年。”邵勋说道:“先不谈此事了。卿也在河南西市逛了数日了,可有感悟?”

 庾敳欲言又止,显然不太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