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孤独麦客

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3页)

 王敦死后,因山都县在反复拉锯之中几乎废弃,蒯家不愿再出力了,遂恶陶侃,不复见用。

 鲜卑骑兵已有上万骑自樊城以西渡河,先锋抵至中庐县境内,王秉上门一劝,蒯氏也没什么好坚持的了,直接降了。

 “立授蒯恒襄阳太守一职。”邵勋吩咐道:“此事还需王卿亲自跑一趟,送上公服、官印。”

 “臣遵旨。”王秉应道。

 说这话时眼角余光偷偷看了邵勋一眼。

 曾几何时,他们可是同僚啊。

 彼时邵勋为东海国中尉司马,只不过第八品职官罢了,而他王秉则是下军将军,乃第六品。

 现在么,他只不过是沔北幕府小小的水曹令史,邵勋则贵为大梁天子。而且,主母裴妃也弄到手了,简直让人嫉妒得发狂。

 “去吧。”邵勋挥了挥手。

 王秉躬身退下。而他走后,兵部尚书左丞卫展又至。

 “道舒愁眉不展,何故也?”邵勋笑问道。

 “臣遣子侄至江夏,被外甥讥讽吝啬。”卫展苦笑道。

 邵勋大笑,道:“卿为兵部左丞,分拨粮草、器械,锱铢必较,从无滥发之事,朕实赖卿耳。”

 “臣不意陛下如此嘉誉。”卫展拱了拱手,道:“臣甥李充,岁首奉母自建邺返回故里。之所以回来,实乃始终未谋得一官半职,再留下去也济不得事,故向好友辞行,奉母而归。”

 邵勋听了连连点头。

 江夏李氏乃汉末李通后人。

 卫展在洛阳为官时,与同僚李矩李茂约(非平阳李矩)相善,遂将妹妹卫铄嫁给他。

 李矩后来做到江州刺史,可能是水土不服,英年早逝,卒于任上。

 李矩和卫夫人生有一子,就是李充了。

 李氏在江夏还是很有势力的,而且非常特殊——

 邵勋问道:“听闻李重李茂曾(李充伯父,非洛阳李重)为尚书郎时针砭时弊,认

为应限制豪族奴婢僮仆宾客人数,禁止百姓变卖田宅,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卫展沉吟一番,说道:“其子廞(xin)亦未出仕,这次一并回来了。”

 “壮哉李氏,颇合朕心意。”邵勋赞道:“汉时李通便忠勇清贞传至孙辈,仍有此见识,应当重用。”

 卫展眼皮子一跳。

 听陛下这意思,江夏李氏的前途不错啊,只要他们肯投降。

 想到这里,他立刻说道:“吾甥虽讽我,然亦知大势,愿举家归顺,只是需要王师遣兵接应。”

 邵勋一听,抚掌大笑,道:“此事易耳。朕即刻传令,左飞龙卫自随郡南下,接应李氏。”

 “陛下英明。”卫展长舒一口气。

 邵勋也很满意。

 “八十万”大军压境,声势何等煊赫。再辅以政治战,则无往而不利。

 襄阳蒯氏、江夏李氏投得快,当然有好处。

 投得慢的,那就上餐桌,没说的。

 或许,他该树立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了。

 前番有人来报,汉时世为沔南冠族的廖氏(廖化家族)就不愿投降,那就别怪他心狠手辣了。

 正面、反面典型都树立好后,战事或许会更加顺利。

 想到这里,他终于决定微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