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孤独麦客

第1322章 孤立的据点(第2页)

 走到又一处泥淖时,他忍不住回头张望:黑乎乎的人影、牛马影子交织在一起,排出去老远,直让人分不清什么是人,什么又是牛马。

 穿过辽泽往前线运输资粮,就是这么困难。

 不是不可以,但一定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

 「疯了不成?」旅顺县西海岸,一队正在海边打捞海草的黄头军士卒见了,有些无语。

 一艘孤零零的船只被大风吹拂着漂近了海岸。

 船只桅杆折断,风帆不见了踪影,这样都没沉,真的厉害,或者说运气是真的好。

 毫无疑问,这是一艘所谓的联络船了,即在大规模海运季节性停止以躲避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这些船只依然敢单船出海,尽可能维持青州与辽东之间的

通信。!我\?[的¥书_城ˉ~ ±更aeˉ新?%¢最¤快′

 据他们所知,从去年冬天到这会,联络船沉了不止一艘,可依然有人敢冒险下海,该说他脑子缺根弦呢,还是财帛迷人眼?

 船上传来了一阵大呼小叫,好像搁浅了,船底似乎还在漏水,只一会就有点倾斜了。

 船工们放弃了抢救货物的努力,只带上了紧要的书信,然后放下小船,一一跳下去之后,奋力划向岸边。

 黄头军士卒们赶紧跑了过来,接应他们上岸。

 「谢了,兄弟。」一名年岁较长的船工操着浓重的峡内(三巴地区)口音,深一脚浅一脚地上了岸。

 「辽东怎样了?」扭头看了眼正在缓缓沉没的船只后,此人重重叹了口气,问道。

 「那边不就是了?」一名黄头军士卒遥指不远处的山丘,说道:「山上刚安置了两千多人,佟家兄弟带来的,一伙丧家之犬。」

 「佟家兄弟」指佟寿、佟利二人。佟寿是平郭人,原为慕容仁的司马,后被调入棘城为官,随军征讨慕容仁时被俘,遂降。

 这两人上个月在安市城一带被慕容的部队击败,一路溃逃至平郭,发现又有慕容的骑兵远远窥伺劫掠时,连平郭也不敢待了,带着宗族部曲一路南下,奔马石津而来,被水军都督杨宝安置在沓县故城附近的山上,立寨成守。

 两兄弟背叛过慕容,肯定不敢再降他了,除非奔高句丽,不然就只能来旅顺投靠梁人了。

 「佟家兄弟土族耶?」船工问道。

 「你真会说笑,我等来了一年了,听闻原本平郭都没几个人,慕容仁不来,真就一片荒芜。」黄头军士卒说道:「走吧,带你去见幢主。」

 从船上下来的十余人惊魂未定,身上也湿漉漉的,早春的寒风一吹,个个嘴唇发青,

 于是连连点头,催促看去营地烤火。

 「听官人说,司马懿屠辽后,沓县百姓被赶上船,去了青州的故反踪城,以为新沓县。汶、北丰二县的百姓被装船送到了齐郡的西安、临淄二县,辽东郡南边这几个县却没土人了。」

 「司马懿这贱人,唉。」

 「你若愿住在辽东,那你也是土人了。」

 「你们住了一个冬天了,如何?冷吗?

 「和东莱郡北边差不多,兴许稍冷一些,但冷不到哪去。」

 「看来辽东郡不太一样,没那么苦寒。」

 「若无毛衣、皮裘,还是挺冷的。」黄头军士卒一边走,一边说道:「出门要往脸上涂油,最好戴皮手衣,这是从鲜卑人那学来的。其实马石津这边不涂油、不戴手衣也行,

 但去到襄平可能就要了。我以前是高阳人,就住在易水边上,感觉马石津也就比幽州稍冷一点点。」

 船工点了点头。

 高阳人这么说他信,人家两个地方都住过,必然清楚。而且这个「稍冷」很可能还是因为马石津地处海边,冬天有些阴冷潮湿了。

 一群人边走边说,很快抵达了一处离海边不远的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