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三章 天龙人(第2页)

 

周恒闻言,也不再犹豫,很干脆道:“爵爷,你自然知道,神都是由南衙北司卫戍。而历来神都的兵马只能由大梁五姓统领。”顿了一下,才轻声道:“但事实上,历代帝君都不会让皇族中人直接掌握兵权,所以真正统领神都卫戍兵马的素来都是其他四姓中人。”

 

魏长乐一怔,但立马明白其中道理。

 

虽然名义上是大梁五姓,但真正的国姓只有赵氏。

 

其他四姓终究是臣子。

 

皇帝从来都是最孤独的人。

 

因为要守住自己的权势,就会对任何人存有戒心,包括自己的兄弟子女。

 

皇帝会戒备臣子,但更忌惮皇族血脉。

 

比起臣子,皇族中有太多人拥有坐上那把椅子的法统名义。

 

所以皇帝可以让皇族中人享受荣华富贵,却恰恰不会让自己的血族掌握实际权力。

 

“你是说天子重用宰相,是为了制衡那几大姓?”魏长乐马上抓到要点。

 

周恒笑道:“爵爷真是一点就通。”身体前倾,低声道:“这样说吧,包括皇族在内的大梁五姓,固然是要联手维护朝纲,但互相之间却又不是完全信任。皇族需要几大姓坚实朝纲,却又不能将大权都放到几大姓手中。所以立国至今,兵权甚至财权都在几姓的掌控之中,但却没有一个宰相是出自五姓。”

 

“皇族之外,四姓互相制衡,却又让他们握有兵权和财权。”魏长乐摸着下巴,“四姓之外,又扶持宰相的势力,用来制衡四姓,让宰相辅佐理政.....。如此一来,无论是四姓还是宰相,都受到钳制......!”

 

周恒微点头,“正是如此。爵爷现在自然明白,为何圣上准许宰相朋党存在。相党的存在,就是为了掣肘四姓,如果实力太弱,面对四姓,自然是寸步难行。”

 

魏长乐皱眉道:“既然皇族要利用相党制衡四姓,为何......?”

 

周恒自然精明,知道魏长乐的疑惑,轻声道:“爵爷是想问为何卢渊明主动请辞?其实道理也很简单。神都之乱后,圣上龙体不适,无法亲自理政。常理而言,天子有恙,自然是太子储君替代天子理政。但神都之乱就是储君发起,叛乱之后,主持朝政的自然就只能是百官之首的宰相大人了。”

 

“但非常之时,太后自然不放心将朝政交到宰相手里,而是要站出来亲自理政,由皇族握紧朝局。如此一来,宰相就成了太后亲政的阻碍,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卢渊明在朝中的权势不小,但他最大的弱点就是手无兵权,太后想要铲除他,自然不是难事。”

 

魏长乐完全明白过来,“所以当年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主动请辞,给太后亲政让开道路。”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他不是太后提携起来的人。”周恒道:“他能够成为百官之首,还是因为圣上提携。太后亲政,自然要任用好使唤的人.....!”

 

魏长乐笑道:“谁白了,卢渊明在朝中多年,背靠圣上,自成一党。他在朝中立足,无需依靠太后......!”

 

“就是这个道理了。”周恒道:“不用依靠太后,自然就不可能对太后唯命是从,这样的人,太后当然不能用。当年相党中有不少人也被牵连到戾太子叛乱中,卢渊明要是赖在朝堂不走,被牵连是迟早的事情。太后只要找到把柄,卢渊明的脑袋肯定是保不住的。好在他主动请辞,双方都保住了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