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母凭子贵(第2页)

 

赵盼儿冷着脸:“这玩笑一点都不好笑,还望许夫人往后莫要再开这种玩笑。”

 

听到这话,刘婉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给了旁边的杨淑妃一个眼神,杨淑妃了然,淡淡开口:“本宫,听闻许夫人的琴艺出众,不如给大家演奏一曲。”

 

这一下,直接宁远侯夫人给架了起来。

 

李宸妃看了她一眼,而后对刘婉道:“娘娘,淑妃妹妹的提议……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赵衻离京已有半年,如今朝堂上渐渐出现了支持赵祯的声音,而宁远侯府就是赵祯的支持者之一。

 

对于这些事情,刘婉一清二楚,她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扫了李宸妃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轻蔑的意味。

 

随后,刘婉看向了宁远侯夫人,同样什么话都没有说,就那么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宁远侯夫人心头猛地一颤,恭声道:“那臣妇便献丑了。”

 

看着五十多岁的宁远侯夫人准备上场弹琴,赵盼儿都替她感到委屈,不过她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压低声音问张好好,宁远侯夫人为什么会找她麻烦。

 

张好好倒也没有隐瞒,压低了些声音开始叙述。

 

故事并没有多复杂,前两年宁远侯之子因为张好好与人争风吃醋,让人给揍了一顿,自此之后,宁远侯夫人便厌恶上了张好好,如果不是张好好名声足够大,得到了赵恒和刘婉三番两次的称赞,是教坊司的台柱子,只怕早就已经被宁远侯暗中处理了。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就是因为宁远侯府是赵祯的支持者,找机会落韩王府的面子,是李宸妃授意的,不过这点张好好并不知道。

 

等到宁远侯夫人一曲奏罢,刘婉随口夸赞了几句,便让宫廷乐师接着奏乐接着舞,直到夜幕降临,才带着众人去升平楼吃晚宴。

 

夜深人静,赵盼儿并没有入睡,而是站在屋内的窗边,呆呆的望着西北方。

 

“王妃,娘娘之前训您了?”绣茵小心翼翼的问道。

 

晚宴结束后,赵盼儿被刘婉叫去了好一会儿,两人说了什么,绣茵并不清楚,但她大概能猜到,肯定跟今天下午发生的事情有关。

 

以她对刘婉的了解,赵盼儿对宁远侯夫人的处理,刘婉肯定是不满意的。

 

“没有,母后只是跟我说了一些朝堂上的事情。”

 

 

绣茵点点头,低声提醒道:“王妃,该休息了。”

 

自从赵盼儿嫁入王府后,都是她一直在身旁伺候,对于赵盼儿这位王府女主人,绣茵一开始是很不满意的。

 

作为刘婉的贴身女官,赵衻可以说是绣茵一手照顾长大的,在绣茵的眼中,赵衻各方面都很十分优秀,天下就没有一个女子配得上赵衻,赵衻未来的王妃,最起码也得是簪缨世家的千金小姐,可赵衻却偏偏娶了个商女,这自然让绣茵感到无比惋惜。

 

不过跟在赵盼儿身边时间长了,她发现赵盼儿虽然出身低,但为人处世,作风行事,都非常出众,对待下人也是和蔼可亲,非常宽厚。

 

非要说有什么不好的话,那就是威严不够。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赵盼儿才嫁入王府不久,而威严这种东西需要时间来积累。

 

总之,她现在已经被赵盼儿折服,一直都很用心的在身边伺候,尤其是赵盼儿有了身孕之后,她更是万分紧张,几乎事事都会替赵盼儿安排好,生怕赵盼儿出问题。

 

赵盼儿喃喃道:“是啊,该休息了,也不知道殿下这个时候有没有休息。”

 

“殿下的作息时间历来十分规律,近来西北边境那边暂时不会有动作,想来殿下应该已经休息了。”绣茵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伺候着赵盼儿上床休息。

 

躺在床榻上的赵盼儿并没有困意,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她与赵衻的相知相识的场景,直到凌晨时分,实在挡不住困意才睡去。

 

不出意外,赵盼儿第二天起晚了,不过刘婉和赵恒并没有在意,毕竟赵盼儿现在可是怀着他们的孙子,别说只是起来的晚,就是不起来也没问题。

 

在宫里过完年,赵盼儿于正月初二离开了皇宫。

 

她没有直接回韩王府,而是去了曹家。

 

此曹家并非将门曹家,而是她外祖家。

 

得益于赵盼儿这个王妃外孙女,曹家人很顺利的在东京城落了户,并开了一家杂货铺,算是在东京城有了立足之地。

 

虽说曹家人经常会给赵盼儿送东西,但其实他们很少踏足韩王府,很多时候都是托赵怀恩他们送到韩王府的,除了当初够资格参加婚礼的权贵,以及当初给曹家人办户籍的官员之外,其他人甚至都不知道,曹老太爷有赵盼儿这么一个王妃外孙女。

 

很显然,曹家人并没有攀附韩王府的意思,这也是赵盼儿为什么愿意跟曹家人来往,会在大年初二特地来曹家拜年的原因。

 

只是感情到底没有多深,她在曹家吃了一顿午饭,便回了王府。

 

然后,她就看到了宋引章和孙三娘母子,以及葛招娣。

 

“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