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生同衾,死同穴(第2页)
不巧,赵衻也是个喜欢偷懒的人,而且他还有勾栏听曲任务要做,所以最终只能劳累刘婉了。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之中,皇后刘娥在赵恒死后,可是会垂帘听政十余年,可以说是宋朝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位皇后。
有这么一句评语来评价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当然,这是正史对刘娥皇后的评价,可在《梦华录》的这个世界里,刘婉就是刘娥,或许刘婉比不上正史上的刘娥,但能力绝对是有的。
对于赵衻把大部分政事交给刘婉来处理,赵恒也没说什么,毕竟他这些年忙着修道的时候经常这么干,就是朝堂上对刘婉掌权颇有几分意见。
不过这刘婉掌权并没有什么影响,刘婉就当没听见了。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在乾兴十五年的时候,赵恒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相较于原本的轨迹,赵恒多活了整整十年,而他一死,赵衻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坐上了皇位。
改元:天盛。
或许是因为有赵衻这个出色的亲生儿子在,刘婉对于权力似乎并没有那么热衷,在赵衻登基之后就把朝政完全归还给了赵衻。
之后,刘婉就安安心心的当起了她的皇太后,要么是跟杨淑妃和曹贤妃她们一起打打牌,要么就是教导孙子孙女,日子过得那叫一个逍遥自在。
没错,就是孙子孙女。
在这十多年期间,赵盼儿又给赵衻生了两儿一女,现在赵衻已经有三子一女,而且大儿子赵晔已经定了亲,女方还是顾千帆的女儿。
还有孙三娘、宋引章、张好好她们,也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且不得不提的是,孙三娘和杜长风的女儿正好和张好好的儿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因此还定了个娃娃亲。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高慧了,在边关大军回京之后,她竟然因为一场意外,跟英雄救美的李君信走到了一起,保全了被打压的高家,高鹄也因此得了个善终。
天盛二年,夏。
这天清晨,刘婉正跟着孙子孙女在庭院中打太极,杨淑妃急匆匆的小跑了进来。
“姐姐,你可要帮帮我,我就灵儿这么一个女儿,我实在不忍心她远嫁受苦。”
看着杨淑妃,不对准确说,是杨太妃一脸焦急,快要哭出来的模样,刘婉表示有点懵:“灵儿婚事都还没定,怎么就要远嫁了”
“你还不知道辽人那边派人来求亲,想要求娶我大宋的公主,眼下适龄且未出嫁的公主就灵儿……”
话没说完,刘婉便打断道:“官家说让灵儿去和亲了”
“那倒没有。”
此话一出,刘婉直接翻了个白眼:“既然没有,你急什么,官家早就说过,咱们皇室子女的嫁娶都由他们自己决定,放心吧,官家不会让灵儿去和亲的。”
“真的”
不等刘婉开口,一旁的老二赵恺便笑道:“姨奶奶,您就放心吧,父皇肯定不会答应和亲的。”
“你怎么知道”刘婉问道。
“因为辽人奉上国书的那天晚上,父皇生了好大的气,父皇还因为这件事,定下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国策,估计就要颁布全国了。”赵恺傲然的说道:“除了此之外,父皇还在征集粮草,要跟辽人开战,听大哥说,这次要直接灭掉辽国。”
“又要跟辽人开战了”
这些年,大宋和辽人并不是没打过,不过都是些小摩擦而已,总体上还是很和谐的。
因为和平稳定的环境,辽人发展的还不错,已经渐渐恢复到辽圣宗时期,只是相比大宋而言,却是要差太远了。
如今的大宋,早已不是辽圣宗时期的大宋。
二十多年前,大宋官员怯战,现在却是人人好战。
也就是因为国内的改革,一时间腾不出手来,要不然大宋早就对辽人发动了全面战争。
刘婉丝毫不担心大宋会输,她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你父皇不会御驾亲征吧,现在国内的改革虽然进入了尾声,但越是到最后越关键,不能少了你父皇坐镇。”
“皇奶奶,您就放心吧,区区一个辽国而已,还用不着父皇御驾亲征。”
区区辽国!
这四个字,一下让刘婉和杨淑妃都愣住了。
随后才猛然惊觉,曾经那个让无数宋人胆寒的辽国,现在对于大宋而言,只不过周边稍大的一只蚂蚁而已。
只要大宋想灭掉它,不过是抬抬脚的事情。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大宋灭掉辽国只用了不到一年,在天盛三年的夏天,辽国就成为了历史。
辽国的灭亡,也宣告着大宋开启了对外战争之路。
赵衻登基二十三年,就整整打了二十年,直到大宋的版图扩张到他记忆中的华夏版图,他才停下征战的脚步,至于那些没有占领的,那就交给儿子去占领吧。
之后的几年,赵衻完全专注于国内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