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间越久我的军队越强叶权唯一
第269章 准备开始发展本土工业(第3页)
那么炼钢设备就成了自己接下来所需要兑换的东西了,刘武良打开了系统商城,开始寻找起了本时代可以使用的炼钢设备。
如果说在1940年时期最先进的炼钢设备,那自然是非西门子-马丁平炉莫属。
平炉的核心创新在于蓄热室系统。通过两个蓄热室交替预热空气和燃料(煤气\/重油),使燃烧温度可达1600-1800c,远超传统熔炉。
这种设计将燃料效率提升50%以上,解决了废钢熔炼所需的高温难题。
同时还有灵活的原料配比
可混合生铁、废钢及铁矿石(比例可调),尤其适合战时废钢回收利用。
例如,德国克虏伯兵工厂曾用此技术将战场回收的装甲钢重新熔炼为武器。
氧化精炼过程
熔池上方燃烧的富氧火焰提供氧化性气氛,通过加入石灰石等溶剂去除硫、磷等杂质,最终得到含碳量可控的钢材
当然了,有好处自然还是有它的缺陷,毕竟只不过是1940年二战时期的技术嘛。
它有以下两种缺陷。
能耗高:需持续供应燃料维持高温,每吨钢能耗约100万千卡(转炉仅需30%)。
效率瓶颈:冶炼周期长达8-12小时,无法满足战后钢铁需求激增
能源问题对于现在拥有了煤矿的刘武良来说已经不成问题,至于效率的瓶颈,对于此时也不需要大规模钢铁的流量来说,勉强也可以克服。
他现在连兵工厂都还没造起来,能用掉多少钢铁呢?
别的东西或许也可以和他一样拥有相同的产量,但是这一款炼钢设备却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就是熔炼特种钢。
不是什么钢铁都可以直接被利用到坦克上去,也不是什么钢铁,它都可以被称为优质的钢铁。
用特种钢打造出来的坦克和用普通钢铁打造出来的坦克那是两码事。
同时使用特种钢用来制造的步枪和用普通钢铁制造的步枪,他们的精度以及耐久性也是两码事。
对于这一点,刘武良可以说是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