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亿美元的军火采购订单(第2页)
以及至少还有15亿美元左右的不动产以及工厂。
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厂以及公司只要每运行一天,基本上都可以为刘武良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收益。
而且这还仅仅只不过是药品贸易所带来的收益,等到他后续的军火贸易和造船贸易同样开启之后,所带来的收益将更多。
毫不意外地说,他此时的这个财团已经成为了阿美地区最新崛起的新兴势力,而且是新兴势力中最强悍的那个。
所有的大型财团都清楚一件事情,像这种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同时连续涉及到了两种暴利行业,而且都有自己立身之本的财团崛起是注定的。
毫无疑问的说,哪怕其他的财富都不算上来,仅仅只是执行刘武良刚刚下令的拿出一半可用的流动资金采购武器装备的这道命令所采购的武器装备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不同于国与国之间的采购,向当时的中国采购德国的火炮,每一门火炮的价格都相当贵。
作为国内的军火公司,直接大规模采购是可以获得一部分的优惠的,更何况刘武良这边也自己有自己的兵工厂。
这些系统的顶级人才可不是傻子,他们可不会打着公司的名义去大规模采购,只会分散出大量的人员去采购。
这样一来,大规模的订购武器装备必然会获得一部分的优惠,毕竟此时的阿美还处于孤立主义。
虽然说这个国家的总统有意扩军,但是民众的意志放在这里,他的扩军行动肯定是不稳妥的。
这时候刘武良主动下令送上这么大一笔订单,哪里会有几座军火工厂放弃呢?
比如说在系统中直接报价86美元一支的普通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在刘武良的超级大单报价之下,军工厂直接就将其价格压缩到了70美元一支。
跟着受到影响的就是刘武良的系统报价,这支步枪的价格也同样被压到了70美元一支。
至于其他的也同样如此,对于阿美这个本时代的基建狂魔来说,他们拥有大量的产能,而这些产能明显是过剩的。
在刘武良的这笔巨大订单之下,大量的工厂可以说是嗷嗷待哺,所有人都疯狂的压榨手底下的员工并且努力的减少成本和报价,准备抢夺这笔高达3亿美元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