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玉玺

于得将军忍不住道:“太子殿下莫不是与我们开玩笑?”

 

“先不说太子如何找到匈奴王庭,即便是千里奇袭也不可能让太子殿下亲征。”

 

祁承友被一股迫切的情绪催促着抢答

 

“本将军代你去。”

 

他不质疑、不嘲讽,只要祁元祚给出命令,祁承友会向他证明,他是他手中最好用的刀!

 

于得惊讶于祁承友的态度。

 

两位皇子并不像他们想象的剑拔弩张,他们感情很好,好到大皇子对太子过度信任顺从了。

 

祁元祚朝着于得平静的点头,算作打招呼,表明自已听到了他的提问,却不直接回应而是问老元帅。

 

“父皇可是给老元帅传了密旨?”

 

上官元帅嚼着没什么吃头的茶叶,思绪情不自禁的被带着飘到只有他一人知晓的密旨上。

 

陛下雄才伟略,气盖山河,想将匈奴彻底围杀以绝后患。

 

眼下他们占据石羊河,断了东西两方匈奴联络的补给场,却也成了匈奴的眼中钉。

 

陛下与他的想法一样,攻下焉支山,彻底占据河西走廊,只要拿下河西走廊,匈奴就残了。

 

但河西走廊怎么拿?

 

如今匈奴一族一半的兵力聚集在镇山关和焉支山。

 

硬碰硬定会伤亡惨重。

 

除非穿越茫茫草原绕道后方,前后夹击打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再想想太子殿下送亲的赌约,太子提出这样的提议,就很好理解了。

 

看似是为焉支山,实则是为了直捣王庭老巢,看似是为匈奴王庭,最终目的其实还是焉支山。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此为兵者,诡道也。

 

老元帅很是心动,只要齐国与匈奴打仗,必是在草原上的追击之战,带军的将军,老元帅要仔细考虑考虑。

 

反正不能是太子。

 

老元帅如此坚定的想着。

 

“臣知道太子殿下为国之心,但战场不是儿戏……”

 

祁元祚从容道:“孤有非孤不可的理由。”

 

老元帅情不自禁摸了摸花白的胡茬

 

“说来听听。”

 

“孤看了老元帅多年的作战军报,元帅用兵谨慎至极,追击匈奴从不会远去百里之外,您不去,是不想,还是不敢?”

 

最后反问直戳老将军痛点。

 

他是不想吗?他是不敢!

 

为什么?

 

大齐无将啊!

 

大齐民间虽崇文又尚武,可官宦子弟都是奔着文官去的,一般的武夫,只能做兵卒做不了将军。

 

归根结底,还是与大齐军官制度有关。

 

大齐军中的将军是有实权的,他们不止负责练兵、带军,他们还负责政务。

 

像什么筹算、粮草账目、兵甲损耗等后勤问题,军中不设官职管理,全部由将军一人负责。

 

所以一个将军,不止要带兵打仗还要会算账、会统计、会调度、甚至一些士兵打架、今日吃什么这种小事都要将军拿主意。

 

将军日常除了练兵就是熬夜算账批奏本。

 

这样的制度出来的将军综合素养极高,但也拔高了门槛。

 

即便如此,老元帅依然不满意。

 

若将军等级划分为普通将军、名将军、神将军,老元帅想要名将军,但他手底下全都是普通的将军。

 

天赋普通,武功普通,所以出来一个千人敌的李中,老元帅才那么惊喜惜才。

 

普通人对普通人还有来回,可若对上新一代的翘楚,这些老疙瘩就不够看了。

 

老元帅不追击是惜命,却是为国惜命,他若倒了,他手底下没一个能撑起大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