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遗孀重生了金银四宝
第272章 要不沈穗你出个书吧?(第2页)
余九兰到底是在工会上班的,招呼来一群人。
中午教了一波,吃饭,下午又教。
这其中还有不少的男同志。
“让我自己去琢磨这图案,我还真不行,要不沈穗同志你给我们画个图纸?”
机械厂的工人说话都透着几分术语味。
“什么图纸,你以为这是车间加工零件呢,对了小沈,你这都跟谁学的呀?”
沈穗笑着回答,“就胡乱琢磨的。”
机械厂家属院的女眷忍不住感慨,“你这胡乱琢磨的都好看,怕不是天上的织女转世吧?”
沈穗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她哪是什么织女呀,不过是总结了未来二十多年流行的针法、花色和款式。
群众智慧的结晶,被她拿来主义了。
“要不沈穗你出个书吧,这样大家学起来也方便。”
一个人坐在中间织毛,其他人围着学,固然是现场教学能够实时纠正。
但沈穗又不可能天天这么教。
出书的话,大家跟着书来学。
那多省事啊。
而且学的人还能更多。
沈穗听到这话心中微微一动。
好像这样的确方便带货卖毛线。
好吧,沈穗就是这么俗气,第一念头就是卖毛线挣钱。
其实,还可以卖书挣钱。
版税这东西,她听姜教授说过。
写书是文化人才能做的事,沈穗过去从没想过自己能做这事。
但是不是可以试试呢?
阳历年的第二天上午,沈穗去找耿为光商量这事。
“这主意好,你怎么这么聪明呀!”耿为光就没往这方面想过。
“现在出版界很热闹的,我家那俩都订着《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呢。”
小满还小,看的书以连环画为主。
晚上睡觉前,沈穗会带着小满看朱博平出的那本《捕兽记》。
至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这一北一南两大刊物,学校图书馆里挺多,偶尔会有老师学生来借阅。
“小孩子可以看书学习,其实大人一样可以,要不明天咱们去市里的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看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书,要是没有的话你来弄一本,一来填补空缺惠及全国群众,二来也是一种宣传手段来卖毛线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