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不疯魔不成活,诗魔白居易!(第2页)

“哈哈!我上榜了!我上榜了!”

“仅次于李白和杜甫!”

白居易看着天幕,哈哈大笑地说道。

他把诗歌看得极为重要,此刻得到天幕的肯定,自然兴奋不已。

他平生视杜甫为偶像,拿李白当做目标。

如今天幕把他排到第三,这是对他最好的回答。

“竟然是白居易这老家伙上榜!”

杜牧看着天幕,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最讨厌的诗人就是白居易,两人有些恩怨。

杜牧小时候,他的祖父杜佑是朝廷的宰相,当时已经七十多岁。

白居易当时写了一首《不致仕》,用来嘲讽杜佑一把年纪还赖着不下台。

这首诗在朝堂引起巨大的轰动,四朝元老杜佑的名声也因此受到影响。

所以杜牧从小时候开始,就对白居易抱有敌意,一直很讨厌他。

【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生于小官僚家庭。】
【幼年时因战乱随家迁居江南,在徐州、宿州等地度过童年,对民间疾苦有直观感受。】

【他自幼聪颖,五岁学诗,九岁通音律,十六岁时写下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显露才华。】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好诗!好诗!”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不由击掌称赞。

这句诗词太富有道理了!

当初他为什么同意李斯提出的“书同文车同轨”?

不就是为了从文化方面,分化消灭六国余孽,防止他们“春风吹又生”。

书同文车同轨后,大家都是大秦的子民了,不再有各国的方言和钱币。

从思想上同化六国余孽,才是王道!

【800年,二十九岁的白居易考中进士,后通过吏部“书判拔萃科”考试,授秘书省校书郎,正式踏入仕途。】

【他与元稹同科及第,结为终生挚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恭喜乐天兄,喜登天幕榜单!”

元稹看到这里,微笑着给一旁的白居易祝贺道。

“老弟不必客气,你我情谊名传千古,自是不用客套虚礼!”

白居易闻言也是笑意盈盈,搀扶住元稹的手臂,亲热地对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