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花鸟风月
第140章 交相辉映,晏殊父子!
【历史十大词人第九名,二晏!】
“果然是晏殊父子!”
苏轼一拍大腿,微笑着说道。
从天幕说第九名不是一个人的时候,他就猜出了大概。
词人就这么多,能够并称且上榜的,不是“温韦”就是“二晏”!
而温庭筠和韦庄加起来,不可能仅排在第九位!
那这个位置,就只能是晏殊父子了。
【“二晏”,是北宋词人晏殊与其子晏几道的合称。】
【二晏的词作,一如明月朗照,一如寒星孤悬,交相辉映,影响了一代词风!】
“父亲!我们上榜了!”
年幼的晏几道看着天幕,欢呼雀跃地拉着父亲晏殊说道。
“没想到吾儿竟也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为父甚慰!”
晏殊看着虎头虎脑的晏几道,宠溺地摸了摸他的头,开心地笑着说道。
【我们首先来说说晏殊!】
【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尤以词作成就斐然,被誉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他的一生历经宋真宗和宋仁宗两朝,官至宰相,既显达于仕途,又引领宋词雅化之风,是宋代文坛与政坛的标杆性人物。】
“晏元献的《珠玉词》虽清丽婉约,但部分词牌格律松散,和欧阳永叔一个水平。”
“晏几道的词还行,父子二人排到第九名,倒也合情合理。”
李清照慵懒地躺在摇椅上,吃着天幕商城中买的牛奶枣,看着天幕点评道。
【晏殊出生于抚州临川,自幼聪慧过人,五岁能诗,十四岁以“神童”身份被推荐参加殿试。】
【1005年,十五岁的晏殊在千余进士考生中脱颖而出。】
【宋真宗出题《诗》《赋》《论》,晏殊从容应答,被赐“同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正字,也就是皇家图书校对。】
【据史料记载,殿试时,晏殊主动告知考题曾练习过,请求换题,宋真宗赞其诚实,更受器重。】
【晏殊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翰林学士等职,深得宋真宗信任,常伴驾左右,参与编修《册府元龟》《真宗实录》等典籍。】
“哈哈!好!”
“好一个神童!”
“我大宋的皇帝虽然废物,但是我大宋能臣辈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