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词中老杜,周邦彦!

【秦观精通音律,词作既符合音乐性,又注重文辞的锤炼,形成“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其词格调高远,一扫柳永部分词作的俚俗之气,为婉约词注入文人雅趣。】

“岂有此理!”

“吾之词作,有那么庸俗不堪吗?!”

柳永看到这里,气得差点喷出一口老血,指着天幕恼羞成怒地说道。

他原本以为自已的词,最起码能够进到前三名!

现在看到天幕竟如此评价他的词,柳永的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自已该不会上不了榜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柳永就成了大宋的笑柄了!

这绝对不可能!

柳永摇了摇头,把不好的预想扔掉,继续观看天幕。

【秦观一生屡遭贬谪,词中常渗透着对命运的无奈与人生的幻灭感。】

【他的愁不仅是“闲愁”,更是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挣扎。】

【《江城子》中,“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这句词表达了青春易逝、抱负难酬的悲叹,暗含对北宋党争的控诉。】

【秦观在婉约词中融入对生命和爱情的哲理性思考,突破了传统艳词的局限。】

【《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词以牛郎织女传说升华至对永恒爱情的诠释,成为千古名句。】

“夫人,你看见了没!”

“我的词可是被天幕称为千古名句呢!”

秦观看到天幕开始夸他了,顿时硬气起来,梗着脖子对徐文美说道。

【清代冯煦评秦观“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强调秦观词以情感穿透力见长。】

【秦观开创了“词为心曲”的传统,将词从“诗余”提升至独立抒怀的文学载体。】

【李清照继承秦观的婉约词风,但语言更趋清峻,自称“秦七黄九乏自然”。】

“李清照又是何人?”

“竟然如此轻狂?”

黄庭坚看到这里,皱起了眉头,有些不悦地说道。

被后世人批评,让他面子有些挂不住。

【周邦彦、姜夔等人,受到秦观音律与意境影响,发展出更精工的格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