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我竟然是历史十大才女?”

鱼玄机看到这里,愣住了,心中涌起无边的喜悦。

可是天幕又拿她和温庭筠的事情当做噱头,让她脸色涨红,羞恼不已。

“咦?师徒能有什么故事?”

“难道是师徒恋?!”

天幕下,唐玄宗李隆基一愣,随即有些兴奋地说道。

师徒恋啊,这种打破禁忌的关系,多刺激啊!

李隆基就很喜欢这样感觉!

可惜的是,天幕没有马上说,而是要留到以后再讲,这让他心痒难耐。

【温庭筠讲完了,我们接着说韦庄!】

【韦庄一生经历乱世漂泊与仕途起伏,词风清丽疏淡,诗作以《秦妇吟》闻名,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秦妇吟?”

“难道是写的我大秦的事情?”

秦始皇嬴政心中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唐朝诗人最爱写诗讽刺皇帝,难不成这韦庄要借诗讽刺他?

【韦庄,字端已,京兆杜陵人,出身唐朝望族“京兆韦氏”,但至其父辈时家道中落。】

【他早年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刻苦读书,才华早显,尤擅诗词。】

“又是一位名门之后……”

“不过这韦庄,倒也算得上寒门弟子了!”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里,叹息着说道。

纵观大唐诗人,不是出身皇亲国戚就是世家豪门,再不济也是没落后的寒门。

平民百姓出身的诗人近乎没有!

究其原因,还是学习的成本和代价太高,普通百姓的子女根本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

而现在,随着天幕的出现,普通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天幕商城中的纸张也很便宜,百姓们也能送子女去求学读书了。

他相信,以后的大唐,会有无数优秀的平民诗人出现,会给大唐盛世添上一笔浓墨重彩!

【韦庄早年屡试不第,直到894年,他年近六十岁才中进士,授校书郎。】

【科举失意期间,韦庄曾长期流寓江南、荆楚等地,以诗酒自遣。】

“没想到这韦庄也是一位落榜失意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