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雨霖铃·寒蝉凄切

【1034年,宋仁宗特开恩科,年近五旬的柳永终于中进士,历任余杭县令、泗州判官、屯田员外郎等小官。】

【柳永虽然官职低微,但颇有政声。】

【他任余杭县令时,体恤民情,兴修水利。任盐场大使时,目睹盐民疾苦,写下现实主义长诗《煮海歌》,揭露官商剥削。】

“没想到我竟然还有做官的那一天!”

天幕下,柳永瞬间清醒过来,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很是意外地说道。

本来他都以为自已今生和官场无缘了,没想到晚年居然做了官!

真好啊!

“唉!柳永实现了他的梦想,吾之梦想却遥不可及!”

李白看到这里,更加忧愁了。

他一杯接一杯地喝着美酒,情绪低落。

【柳永晚年辗转润州、襄阳等地,穷困潦倒,最终病逝于润州,享年约69岁,传说葬于北固山下。】

【据野史记载,其死时无资安葬,由歌妓集资营葬,每年清明“吊柳七”成为民间风俗。】

“原来我晚年竟这般凄凉!”

柳永目瞪口呆地看着天幕,惊声说道。

他原以为做官后生活会好很多,结果却更加贫穷……

“幸好还有你们!”

柳永看着身边几位美丽的歌姬,心中充满了感动。

在他死后,竟然是这些青楼女子为他筹资安葬的!

是谁说她们无情无义的?

有时候,风月女子反而更重感情!

比如之前天幕讲过的柳如是,那可真是位用情至深的女子。

“咯咯……”

“柳相公既然如此感动,那就给妾身写首好词吧!”

“对啊,对啊!”

“柳相公准备怎么感谢报答我们呢?!”

柳永身边的几位歌妓听到他的话后,纷纷娇笑起来,对他撒娇般地说道。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突破晚唐五代以来小令为主的格局,推动了宋词形式的革新。】

【他将都市繁华、市井风情、羁旅愁思、底层悲欢纳入词中。】

【如《望海潮·东南形胜》写杭州盛景,《雨霖铃·寒蝉凄切》抒离情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