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亡国之君,蜀后主刘禅

【刘备盘点完了,我们接着讲刘禅!】

 

【?刘禅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昏君,也非明君,其历史定位更倾向于“庸君”或者具有复杂性的守成之君。】

 

“天幕这是何意?”

 

刘备听闻此话,顿时皱起眉头。疑惑不解地问道。

 

【蜀汉后主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长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与争议,是三国历史中极具代表性的亡国之君。】

 

“什么?”

 

“我蜀汉也二世而亡了?!”

 

刘备正在思考天幕的意思,却被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到了,难以置信地惊声说道。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天幕在胡说!”

 

刘备心跳加速,瞪大了眼睛,摇着头大声说道。

 

对于这个结果,他不能接受!

 

【刘禅生于荆州新野,生母是甘夫人,幼年历经战乱,长坂坡之战中被赵云拼死救出,留下来“单骑救主”的历史典故。】

 

【刘禅幼年多次遇险,孙权曾以接孙夫人归吴为由,欲挟持刘禅,被张飞和赵云截回。】

 

【221年,刘备称帝,立15岁的刘禅为太子,命诸葛亮、伊籍等教导其典籍治国。】

 

【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李严。】

 

【17岁的刘禅登基,改元建兴,尊诸葛亮为“相父”。】

 

“大哥!”

 

“大哥!”

 

“你没事吧?!”

 

关羽和张飞搀扶住脚步踉跄的刘备,对他关切地问道。

 

“阿斗虽是亡国之君,但是也应该是明君才对,怎么会是庸主呢?”

 

刘备双目无神地看着天幕,喃喃自语道。

 

他心中对刘禅的期望很高。

 

【刘禅在位初期,诸葛亮总揽军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刘禅表面放权,实则对诸葛亮极度信任,支持其平定南中、五次北伐。】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谆谆告诫刘禅“亲贤臣,远小人”。】

 

【刘禅虽有“相父何太速耶”的抱怨(诸葛亮急于北伐),但始终未动摇其权威。】

 

“阿斗这点就很好,不阻拦就是帮助!”

 

老年诸葛亮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